华友明道:“官人稍等片刻,我备了医箱,就与你去。”
春尚书出了医馆,来到马车前等候。不一会,就见华友明从医馆里走出来,刚才那男童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一个医箱。春尚书赶忙上前,亲自扶华友明上了马车,又从男童手里接过医箱,递进马车里。
春尚书命令军士驱马启行。
接华郎中的军士出了城,快马加鞭。如上次一样。每到一处驿站,便换人换马,继续前行。
回头再说唐僧,自那日逃离女儿国京都城,得了女王信件后,十分感念女王痴心痴情,宽厚仁爱。时常于夜深人静之时,从袖袋里取出女王那信,品看一番。时间长了,自觉有违佛门戒律,便以诵经替代,日日诵经至困乏了,才躺下歇息。如此以来,便很少再看女王那信件了。第三年春天的一日下午,他们师徒四人,来到一处村庄旁,唐僧坐于白龙马上,向前方眺望,只见前方不甚远就是连绵的群山,山前看不到一处村庄。于是,他对孙悟空他们道:“徒儿们,今日走了一天,你们也累了,现在天色虽不算晚,但再往前走,天黑之时恐要走到那山里,难讨住处。咱们今日就在这村子里找一处人家歇息,化些缘,明日一早再赶路。”
孙悟空师兄弟三人,都很赞同。
唐僧师徒向村子里走去。来到村子里,却不见有人,且家家关门闭户。孙悟空很是纳闷,问唐僧道:“师父,这天还大亮,村里人怎么睡得这么早?”
唐僧骑在马上,道:“也许是去了地里劳作还未回来。”
他们来到一大户人家门前,孙悟空扶唐僧下了马,然后走到大门前要敲门,见大门两边都插着鲜柳枝,十分好奇,问唐僧道:“师父,插着这柳枝是何意思?”
唐僧闻听,自语道:“想来今日是清明。这西方国里也有我大唐风俗?”便对孙悟空他们道:“今日是清明节,人们都心情郁伤,你们且不可大呼小叫,更不可莽撞,以免坏了民间习俗,惹出祸端来。”于是,便来到大门前,亲自叩门。
不多会,只听里面有一青年男子声音问:“谁呀?”
唐僧道:“施主,我们是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的和尚,见天色要晚,想借宿一宿。”
一位二十岁左右的男子打开门,见了唐僧,道:“原来是师傅,请进来。”
唐僧走进大门,孙悟空也跟着往里走。这男子见了孙悟空他们,吓得浑身直哆嗦,结结巴巴地道:“你、你……”
唐僧赶忙道:“小施主莫怕,这是我的三个徒弟,他们长得虽然有些吓人,但并非恶人。”
男子听了唐僧说,才稍好了些,但仍是一副害怕的样子。男子引领唐僧师徒来到堂屋门前,隔着门上挂着的竹帘,怯生生地对屋里道:“老爷,是几个出家的师傅来借宿。”
从屋里传来一位老年男者声音:“请师傅们进屋来吧。”
男子掀开竹帘,请唐僧进屋。
一位六十多岁,矮胖身材的老年男者,从上手的太师椅上起身相迎,向唐僧施礼,并请唐僧在他刚坐过的椅子上就座,道:“师傅请坐。”
还没等唐僧还礼,孙悟空也走进来。老者见了孙悟空吓得连连倒退,指着孙悟空,哆哆嗦嗦地道:“你、你……”
唐僧赶忙施礼道:“阿弥陀佛,老人家,不要惊慌,他们是我的徒弟,虽然长得古怪,但却不是恶人。请老人家放心。”
老者擦着额上的汗,自语道:“几位小师傅怎么……”
唐僧道:“老人家,不要怕。我们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佛国去取经,今日见天色有些晚了,欲向老人家借宿一宿,不知方便否?”
老者听了唐僧一席话,不再害怕了,道:“东土大唐高僧能光临寒舍,我朱某不胜荣光。”赶忙让唐僧在上手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到另一侧的椅子上。刚刚坐定,这朱老爷又道:“高僧还没吃饭吧?”
唐僧揖手道:“阿弥陀佛,贫僧只顾赶路,确实没有用斋饭。”
朱老爷向门外喊道:“牙儿,你告诉厨房,给高僧一行准备斋饭。再把西厢房收拾收拾,让高僧一行在那里歇息。”
从屋外传来刚才那青年男子的应答声:“知道了,老爷。”
朱老爷又向屋外喊道:“莲儿,给高僧上茶。”
唐僧道:“多谢老人家善待。”
朱老爷道:“高僧莫客气。我们穷乡僻壤,只有粗茶淡饭,请高僧莫嫌弃。”
唐僧道:“出家之人,不求奢侈,能充饥便可。老人家如此慷慨,贫僧感激不尽。”
丫鬟莲儿用托盘端上茶来,放到桌子上,一一端到唐僧师徒面前。又将朱老爷的茶杯端到他那边的桌子上,然后退了出去。
唐僧与朱老爷边喝茶,边聊了起来。唐僧问朱老爷道:“请问老人家,贫僧见这村庄住户也不少,怎么街上却不见一个人行走,家家都关门闭户的?”
朱老爷道:“高僧远道而来,不知我们这里情况。今日是清明。每逢清明和十月初一这日,人们下午烧纸祭扫回来,都闭门锁户,不再出门。”
唐僧疑惑地道:“这是为何?”
朱老爷道:“高僧为出家之人,可能不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