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王珣那摊位忙得很,一边给人讲解石印术,一边让人把版画举到前面。 围观了一会儿都没被看到,唐西妗向远处望去,发现了小蛮口中那个奇怪的行会。 “不去打扰王珣了,咱们去那边。”唐西妗指向远处刻工聚集之地。 崔祎安:“往前从没刻工进来,今年变化不少。” “刻工不能进?他们刻的雕版能印书,跟文集有点关系吧。” 越往那边走人越少,没多少人愿意任木屑溅到身上。刻工聚在一处雕刻,声音几乎要压过集市的喧嚣。 “能买下雕版的人太少,来了文集也没用处。”崔祎安皱眉,“木屑太多了,别靠太近。” 这处摊子是个青年负责,他看有人对他们感兴趣,连忙过来招呼,“公子想了解雕版行会吗?我们有店,就在书肆街,若公子感兴趣可以来店里看看。” “书肆街的店?叫什么?”还真是雕版行会,她看向崔祎安,带着暗示的意味。 “就在西边街头,店名就叫雕版集。”青年递了张纸来,上面印着雕版集的介绍。 “穆进文?”唐西妗将纸上内容读了一遍,又把它递给崔祎安。 青年笑道:“正是在下,这纸是我跟着观俗堂学的,梁州小报上的广告我看了好多遍才照着写出来。” 看来那个低价从刘刺史手中买下店面的人就是他,这店就在观雅堂的位置,昨日还没修好。 “公子将这张纸拿走,若能给朋友看看,在下感激不尽。”穆进文随手捞了块雕版,“我们这虽比不过观俗堂,但与万图阁还是能比一比的,若你有什么想印几份,来雕版集看看,很便宜。” 他将雕版刷上墨水,用纸在上面压下,一张工整的楷书显在纸上。 “这是如今最受欢迎的字,耐看。” 这字体绝对借鉴了雕版中所说的馆阁体,使用统一的字体,以求降低成本的同时确定自己的风格。 馆阁体,顾名思义,流行于馆阁的书写风格。馆阁是后世官方的编纂史书组织,后世的科举考试中也多用馆阁体书写。 在景朝,还没有馆阁体这种称呼,但有了诞生的趋势。为了应试,越来越多人在书写上下功夫,总有一天会出现这样一个被全民追捧的书写风格。 观俗堂印刷的书也有固定字体,诞生于王刻多年的经验,将两种风格放在一起能明显找出不同。 如今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的书所用字体全靠雕版刻工的喜好。 “印得确实可以,我看你这里在招刻工?怎么个招法?”唐西妗将纸递回去,成品还不错,如果价格真的低,小批量印刷的图书可以送去雕版集。 穆进文打量这两人几眼,虽觉得他们并不是刻工,但想着万一能给他宣传宣传,还是详细讲了讲:“只要刻工愿意来这里挂名,我会给他们分组,之后按组发工作,我们有方法让刻工效率上升,最后依所劳分工钱。” “行会只当合作者,帮着刻工们接活,还会帮刻工换工具。书肆街许多刻工都来了,帮着为书肆刻雕版,超出的雕版由行会卖向别州。” 有几人捂着鼻子从摊位前路过,穆进文有些尴尬,让刻工们放下工具自行逛去,“哈哈,本以为这样有场子,谁知把人都震走了。” 唐西妗不置可否,答应要去店里凑人气后便离开。临行还要了人一张雕版,她将版挥了挥,笑道:“一百两?” 看她这副得意的样子,崔祎安神情温和,应下:“回去我让寅三给你送过去。” 赌约赢了,唐西妗乐得脚步都欢快几份,在集市转了一整圈后,淘了张山水画后,她换了方向,朝自家摊位走去。 崔祎安明显看不上这画,在一旁摆事实,“你若喜欢我给你送幅真的,那张有收藏价值。” “什么?你说这张是假的?”唐西妗瞪大双眼,这画上有只鹤,活灵活现的,她就想买来挂屋里。这种画作者她听都没听过,还有原作? “赵佳山的山水画能卖到五十两银子,你手里这张只要五十文,画工对得起价钱,但这样冒充别人有些掉分。” “你不提前与我说,不用送了,我观这画还不错,就当照顾那人生意了。”她倒没觉得失望,这画挺好的,她也没打算传给后人,假就假吧。 “西荀来了!”洛正婉声音响起,引得唐西妗满脑问号。 不是,她就去逛了多长时间,这边又有什么事? 摊位前站着个中年男人,手中拿着一沓灰黄色的纸,颇有些不知所措,跟着望向唐西妗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