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后,方知是南柯一梦,范大人的反应是:都说梦是反的,那么自己的金莲一定安康,他默默安慰自己。有些人初见便勾走你三魂六魄,此后留下你失魂落魄许多年。曾经鲜衣木马,诗酒年华,看微雨浣夏花的情怀,如今昔日年少随春花入冢,那个剑拔弩张的自己,终被岁月收拾的服服帖帖。当初那些唯恐剑锋迟钝,骄马弄环,想一挥截断紫云腰的日子,经年后被打磨的没有一丝锐角,心儿逐渐似磐石一样坚硬。可是惟有那个从心上经过的人,永远藏在心底最柔软的某处,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总始终以最初的模样温润地印在心田,那人铠甲亦是软肋。等风起,等目下告急,等我还是十分欢喜,万物终不及你,相思可有医?唯有你——遇见你是最美的风景,目标是——携手进行余生的故事。如果你不再眼前,就让我的心千里之外陪你,昔日的万般甜蜜塞入脑海,金莲轻唤一声“大人”,他的心汪成一溪泉水。水软山温,幽谷空翠的睦洲,更是让贬谪至此人间仙境的范大人乐不思蜀,他老人家像陶渊明一样,悠哉走到东篱下,采一把野花嗅着,南山底下自得其乐的想着他的小萝莉。流年似水里,等你;等佳期如梦。 而此时他的家乡苏州因为几个月暴雨成灾,江河泛滥湖泊决堤,田地被淹没成“泽国”,大量良田被弃置,这种状况不仅导致了粮食欠收,百姓贫困交加,饥馑难耐之下卖儿卖女,纷纷弃城逃荒而去。此时朝堂上安邦定国的有识之士,平时满嘴家国天下的国之栋梁们,居然一个个哑口无言,哪怕像大禹他爹鲧一样偷点“息壤”来拯救万民于水患,也是可歌可泣的。奈何这些人面对黎民苦难,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唯一能做到“君子有所不为”如果扯到自个利益那是无一例外“君子有所为啊——有所为。”这个烫手山芋在他们手里来回转让 ,因为谁都不愿意去蹚这趟浑水,出力不讨好,于自己没有半点收益,这小算盘必须打的啪啪作响,才能明哲保身,君子不立于围墙下下。虽然宋朝把文化审美推向世界之巅,生活富庶、情趣高雅,美□□致、但那不过是士大夫们的专利,百姓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终其一生在解决温饱这条贫困线上苦苦挣扎而已。底层只活着就用尽了全力,谁闲置着钞票去装饰自己不曾拥有的奢华梦?那绝对痴人说梦,审美艺术对普通人来说不啻于天方夜谭。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事已至此,所有的人没那个情怀去挑这个大梁,所谓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而这个时候,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被贬到睦州的范仲淹。而造成范大人贬谪的罪魁祸首——吕夷简,此时那是极力推荐范大人,因为范大人现在作为地方官的睦州离苏州成不远,他在泰州担任盐监官的时候就成功主持修建了长达290公里的水利堤防。并且我们的范大人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这条堤的修成,不但解决了泰州、通州、楚州等地区因海水倒灌引发洪灾的历史难题,而且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盐务运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人民无比崇敬的为这堤取名“范公堤”。这件事举国上下凡是有一口气的人都知道,吕夷简当然也明白。这个人虽然热衷于权术,蝇营狗苟结党营私,但他有他的优点——此公不仅看人的眼光毒辣,知人善用;这方面也是独具慧眼,他知道这次非范仲淹不能力挽狂澜,因为苏州是范仲淹的故乡,范大人重情重义重责任,尤其是对家乡人民,他更会鞠躬尽瘁。本着事急从权的原则,他力排众议,上书调遣范仲淹速王家乡治理水患。对家乡人民的牵挂,使得范大人放下心中不快,临危受命后连夜动身前往姑苏城,他立志还家乡一个海清河晏。 范大人快马加鞭到达苏州后,没有像别的官员那样坐在办公室里面开个大会小会,给手下一个下马威,展示展示自己的经营老道,听听彩虹屁吱吱作响。他不辞辛苦住宿在水患前线,不分昼夜上阵观察地形,走访群众,找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商量堵疏方案,几番周折下来,不久便有了自己的救灾思路。心中有剑气万丈,所持光芒定所向披靡,就这样范大人在自己的地盘之上,大张旗鼓风风火火的大干一场。他带着一腔热血投入水灾治理,所谓理想太丰满,现实挺骨感,没想到一切完全没有他想象中那样简单,这苏州的地形吧,是东北西三面地势凸起,中间呢却是低洼,湖荡零星散布却条条相同,塘浦更是纵横交错,苏州有这样的地形已经是“泽国”之中了。而且东北濒临扬子江,西接太湖,东临大海,苏州城更是完美“泡”在水里了。虽然这种特殊的地形,为农作物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让苏州成为大宋闻名的“粮仓”。但这种特质也让苏州处在洪涝灾害之中,没有丝毫抵抗能力。面对如此复杂的地理环境,在工程修建的过程中,他因地制宜,不会拘谨固步自封于一条方针,而是灵活对自己的治理方案不停改进,认识到错误能举一反三,且善于吸取众人的意见,力求完美。最终范大人选择因势疏导,有了自己的一套治水措施:将诸邑积水分头泄入东南松江,东北扬子江。这等于给肆虐的洪水划出两条泄洪的大口子,让它们顺利汇入大海。可是此举当时受到朝中数人的质疑,认为他只是“纸上谈兵”华而不实。并用“江水已高,不纳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