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内,秋风带来几分爽意,吹红了宫内一片枫叶,如一片绯红朝霞。 晨曦初阳透过金黄琉璃瓦房顶,照射到正红色宫墙上,绚丽得让人视线模糊。 乾安宫内,少帝一身玄色帝王服饰,身材出落得高大修长,但是气质却是温和,不露锋芒。 他面容英俊,一双桃花眼潋滟的神色被棱峰的剑眉压下,眉间沉稳,有几分少年老成,看着面前的奏章,嘴角扬起浅浅的弧度。 大殿外面阳光耀眼,殿内有些许凉意,端庄肃穆,森严冰冷。 萧翊和端坐殿上,手中狼毫蘸取少许朱砂批阅奏章,他睫毛轻颤,却见一宫人弯腰进殿。 “陛下,太后殿下来了。” 萧翊和笔尖一滞,赤色落下痕迹,他丝毫不在意,写完最后一句批注方才起身。 刚到殿门口还未踏出一步,就见太后领着一行人前来,太后气色很好,脸色红润,鬓发间金钗雍容,华服尊贵。 虽说有些气势汹汹,但是这五年来萧翊和已经习以为常。他见过太后暴怒的模样,现在她只是气势凶狠一点,理应珍惜。 “母后金安。” 虽说太后不是他生母,但是这些年来,她也是将他当做亲生儿子教导培养,萧翊和尊重她,行了小辈的礼,微微颔首等待她开口。 郑太后早上听闻他在朝堂上的莽撞举动,本意是来兴师问罪,但是见他孝顺恭敬,准备好的话又咽进肚子里。 见他立在那里,一身玄色帝王服衬出十八岁少年的挺拔英姿,虽然看不清他的神色,也清楚他不再是那个在她膝下乖顺怯懦的小皇子,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帝王。 郑太后屏退身后众人,迈步入殿。 “我听闻你今日在朝堂上让安尚书力荐朝臣,给安和增兵。”太后的语气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早年间萧翊和登基时不过十三岁,太后也垂帘听政过。 百年顶级世家培养出来的才女皇后,教导一个十三岁的小皇帝,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宫殿里宫人都被屏退,萧翊和亲自搬了椅子给太后,像是幼时还在太后膝下那般,太后略微心软,神色也放松几分。 “母后消息灵通,前几日北城关大战,昨夜捷报传入宫中。”萧翊和将案上一封密信转交给太后。 捷报一入宫,他就召安尚书入宫,让他在今日朝堂上进言给燕云将军增兵。 安尚书是谢云昭能够信得过的人,也是他一手提拔,是他埋在朝堂的一把利刃。 太后打开细看,面色凝重。 萧翊和仍是自言自语,“此次大战由飞燕娘子军一万人与戎国一万五千人对上,安和手下飞云男子军五千精锐先前调给裴珩。娘子军此次虽然险胜,但是也伤亡近两千人,如果不及时增援,安和难以支撑。” 谢云昭封号燕云将军,掌管燕云军,手下飞云男子军五千精锐,飞燕娘子军一万人。 飞云军是先帝在时封给她的兵马,一万娘子军是这几年来谢云昭费心尽力组建起来的娘子军。 兵马不多,但是她一个女娘,同时统领男子军和女子军,实在是前所未有,备受朝廷瞩目。 太后看过密信,很快反应过来。她曾与谢云昭彻夜倾谈,比任何人都了解她。 谢云昭表面上专心于课业,闲暇时与友人闲谈赏花,但是她所有的举动都是为了创建娘子军而出,隐藏在天资聪慧的郡主名头下的,是她春风野火般的勃勃野心。 “此次大战飞燕军占据良好时机,安和不可能毫无防备。娘子军战后势弱,你有所担忧倒也正常。” “不过,”太后略略停顿,封好密信,“安和从来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她有此打算,要么是料定戎国短时间内不会卷土重来,要么是裴珩很快就会率飞云军与其汇合。” “你不必担忧。” 说罢,她将密信重新递给萧翊和,神色已经恢复了平静,“你莫要增兵,朝臣本就对安和手下娘子军有所不满。你再增兵,那几个老腐朽怕是要把泰安殿房顶都掀翻。” 萧翊和还欲说些什么,太后已经起身,威严的眼神落在他身上,意味深长,“况且,安和若有困难,自会向朝廷求助。你增兵,或许就已经违背了安和创建娘子军的初衷。” 谢云昭不会用陈国百姓、疆土和军卒来开玩笑,纵使她想向天下证明女娘的能力,她也会量力而行,不会铤而走险。 萧翊和沉默半响,目送太后出了乾安殿,缓缓松了一口气,看向桌上奏折。 “康泽,进来。” 面白无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