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玉笏钗裙> 心头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心头冷(1 / 2)

映月虽然多年跟着沈知予偏居小院,但毕竟是姜夫人一手培养出来的,虽然有时候爱哭鼻子,但人还是聪明能干的。

跟着请来的帐房伙计学了几天,就大概掌握了开店的整体流程。

定了店铺、找了绣娘、有了规划,接下来的步骤便不需要沈知予事事亲力亲为地参与,大多数常规事务都能交给映月来处理,只有些重大决策要留给沈知予来拍板。

沈知予眼看着成衣店一事尘埃落定,各处齿轮有条不紊地转动起来,便放下心来,又换上一身官服上朝去了。

她才堪堪获得上朝的资格不久,许多事务听着还是懵懵懂懂,但她努力厘清各方势力倾向,每日着实是一番苦劳。

今日所议仍是赋税改制一事,皇上力主改革,但朝臣反应平平。此事已拉锯数日,今日差不多要给出一个结论了。

按照现行律法,土地所产作物尽归土地之主人,往往为豪强世家,由豪强世家以一郡一县之名向朝廷上缴赋税,而并非以个人名义。

此事往前追溯还是先帝开的先河,先帝怜惜一同打天下的将领居功至伟,同时为了抚恤背弃前朝向新朝献忠的世家,大手一挥就将当地的治理之权统统下放,让各地都能自给自足。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者甚多,政局稳定下来之后,早已不复当年互帮互助的团结风气,将赋税中饱私囊者屡见不鲜。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朝廷只能负责各州节度使、刺史的任命,地方上具体如何管辖几乎是个黑匣子,对于内部官官相护的监管措施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谁又舍得把已经进了自己荷包的银子掏出来呢?

于是帐是越报越少,国库的钱也是连年缩水,几乎只能勉强发足百官的俸禄,如堤坝水库等重大利民工程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了,几乎都是靠着前朝留下的底子勉强支撑。

先帝晚年已经着手削弱州郡内部的势力,但是规整天下的宏图才开始了不久,就中道崩殂,只留下幼帝和一片偌大河山。

如今李赫又重提此事,正是有收归国库、励精图治之意。这样大的国事定夺,以沈知予的品阶,只不过是能在旁边站着默默听着,万万没有发言的能力。

翰林院大学士高世腾道:“若是没收各地的自治管辖之权,各处琐事都要交由朝廷人员办理。我朝官员即使算上小吏,也才数千人,如何能管这广袤万顷之帝国?还望陛下三思啊。”

李赫道:“现在管事的是什么人?全部收归朝廷重新编号不就好了吗?”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陛下!各地行政人员何止上万,如果全部收归朝廷,国库如何发得起这么多的俸禄?”

李赫道:“那就将朕的私库拿去!百姓能吃糠咽菜,难道朕就必须得大鱼大肉吗!”

前面顿时哗啦啦跪倒一大片,口中高呼“陛下保重龙体。”

户部尚书须发皆白,看上去颤巍巍的,已经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就算将陛下的私库全部拿出来发工钱,要养活这么多人,也是杯水车薪啊。”

一些潜台词自然是不会在朝堂上明晃晃地出现,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朝廷、国库是没钱的,而豪强世家历经多年积累盘剥,说句富可敌国并不是空话,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要管理地方财政、人事、治安所需的庞大力量,朝廷养不起,只有世家才能养得起,这就是他们肆无忌惮的底气。

如果强行收回管辖权,当地出了什么岔子,发生反叛、民怨沸腾,被口诛笔伐的也只会是皇室而已。

李赫看向一直装作自己不存在的张宰相:“张宰相如何看?此事是否可行?”

张宰相无端被点名,思忖片刻后道:“此事细思确实有益处,但是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从长计议,不宜操之过急,免得造成民间乱象······”

张宰相混迹官场多年,早已经历练成了一根老油条。他知道这件事并不是慢慢商讨就能得出结论的,而单纯是两方势力之间的碰撞。他年事已高,只要再撑几年就能顺利致仕,归隐山林去享清福了,犯不着淌这趟浑水,因此只要含糊其辞,不显得自己太不称职即可。

李赫冷哼一声,但也没法让张宰相下不来台,敷衍了几句。

他高声问:“既然都说此事不可行,有谁敢请命替朕办下这件事吗?若是办成,加官晋爵不在话下!”

台下众人眼观鼻鼻观心,鸦雀无声。开什么玩笑?一边是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一边是羽翼未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命呜呼、随时都可以更换的小皇帝,谁会冒这样的风险?也只有沈知予这种本来就隐姓埋名走钢丝的人,敢下这种豪赌。

沉默地听了半晌早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