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祠的事情已了,庆功宴会自是继续,欢乐的气氛又回来了。 诸葛亮接着举起第三杯酒说道:“这第三杯酒自是敬诸君,若无诸君废寝忘食、任劳任怨、忧国奉公、舍生忘死,焉能有今日的胜利。诸位,请满饮此杯!”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举杯回敬道:“敬丞相。” 说完了祝酒词,诸葛亮遂让众人随意享用美酒佳肴,于是鼓乐齐鸣、觥筹交错,众人皆推杯换盏起来,一时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真是热闹非凡。 “府君。” “府君。” 眼见杨清举着酒杯从堂内走了过来,坐在堂外的吴缺和岳昭二人赶紧起身行礼道。 杨清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叔齐、仲明,来,某敬汝二人一杯。” 吴缺和岳昭也急忙端起案上的酒杯,敬道:“该是我等敬府君才对。” “诶,汝二人从子午道北出布下疑阵、扰乱敌寇、散发明诏、震慑奸逆,此次北伐能获取全功也有汝等这一路疑兵的功劳,功不可没啊。就是诸葛丞相也对汝等赞誉有加,我自当敬你们一杯。” 吴缺岳昭二人虽只领了数百精兵出子午谷,但初时却吓得长安城内一日三惊,极大地扰乱了曹魏的视线,与赵云这一路疑兵一起为主力大军突袭陇右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虽然当魏帝曹叡亲自到长安坐镇以后,吴缺他们因魏军兵力增多封锁住了各处道路致使无法再到长安以及周遭城池游击,从而不得已退回了汉中。 但是他们这支疑兵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没有辜负诸葛亮和杨清的期望,可谓战功卓著。 因此诸葛亮下午亲自点名让吴缺和岳昭二人参加今晚的庆功筵席,以示对他们的褒奖和厚待。 他二人见杨清都这般说了,也不再谦让,遂与杨清一起干了这杯庆功酒。 “君侯原来在这里,可让祎一阵好找啊。” 正当杨清在对吴缺二人询问他们那一路疑兵的战事经过之时,忽然有人在身后叫了声。 杨清回头看去,认清来人面貌后笑道:“是文伟啊。” 原来此人正是相府参军费祎,去年他从成都来到汉中本想跟随北伐大军出征,可是后来诸葛亮考虑到汉中也需有人镇守,于是就将他给留了下来。 初闻这个安排的时候费祎还很不情愿,他北上汉中就是为了随军出征到北地去建立一番功业,留在后方输送粮草军资可不是他的本意。 于是费祎找到杨清请他去向诸葛亮说情,只是杨清也未能说动诸葛亮,最后无法,费祎还是老老实实地留在汉中协助向朗处理府事。 “汝这是喝了多少啊?”看着费祎摇摇晃晃的身体,杨清不禁问道。 费祎摆了摆手,笑道:“君侯不必担心,这点酒醉不倒祎。来,某敬君侯一杯。” 杨清也知他的酒量甚好,遂不再担心,举杯应道:“文伟,请。” 费祎喝完之后,顺手拿起旁边岳昭案桌上的酒壶,先给杨清斟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祎再敬君侯一杯。”说着,他又要一口干掉。 杨清连忙将他的手拉住,劝道:“文伟,我知道你的酒量好,但也不能这么喝啊。歇一歇,等一会儿我再陪你喝。” “君侯,刚刚那一杯是祎敬你的,而这一杯是祎有事相求,还请君侯莫要推辞。” 杨清愣了一下,随即道:“有事求我?某与文伟也是相交多年,有事尽管直说,说什么求字,只要某帮得上的就一定会帮忙。” 费祎左右看了看周围,见附近只有吴缺岳昭这两个杨清的亲信下属,遂低声说道:“君侯是不是要升任雍州刺史了?” “文伟从何得知的?”杨清惊道。 费祎笑道:“今日君等一回到汉中,祎就听说了。” 杨清微微点了点头,他要升任雍州刺史一事在陇右时就有风声传出,尤其在丞相府的官吏中已是心知肚明之事,费祎身为相府参军自是能够提前晓得。 “丞相是有意让我任雍州刺史,不过此事尚未表奏天子,故而还算不得数。” 费祎道:“既是丞相的意思,天子八成会同意,君侯这个雍州刺史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杨清对此不置可否,转而问道:“文伟是要我帮什么忙呢?”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祎还是想去北地建立一番功业,等君侯就任雍州刺史之后,希望君侯能将祎调到陇右去。”费祎道。 杨清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文伟还是对这次北伐被丞相留在汉中有些埋怨啊。” “看到君侯你们在北地施展才华立下泼天大功,祎心中真是好生羡慕,以后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