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完工坊和学塾,周钧回到了金家之中。 吃完晚饭之后,周钧陪着朝暮游戏,听闻下人来告,说是孔攸携公文求见。 周钧将朝暮交给凤娘,去了书房面见孔攸。 孔攸先是拿了重修敦煌古道的薄账,递到周钧的面前,又说道:“敦煌古道废弃百年,重修诸事繁杂,攸做成阚计,请主家一观。” 周钧点头,示意孔攸继续说。 孔攸:“先说钱粮。沿途驿站、商道建设、货栈启用等等,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差不多需要一百三十万贯。这笔钱,倘若向朝廷请款,即便磨破嘴皮,最多也只能拨下个零头。” 周钧:“先前曾说过,与其向朝廷伸手要钱,不如我们自己想办法,凑足这笔资金。” 孔攸:“没错,在上呈的奏疏之中,攸是这般写的,这一百三十万贯,打算采用民间借贷,再加上分期建设的方式,来筹备钱粮用度。一来不用增加朝廷和州府的财政负担,二来也循序渐进,不至于压力过大。” 周钧:“重修敦煌古道的这笔钱,当下可有着落?” 孔攸:“康家抄没已经统计了出来,大约有六十多万贯,主家内帑差不多有三十多万贯,剩下的缺口……” 周钧此时想起一事,便将河西安家想要结盟的意图,对孔攸说了。 孔攸沉思片刻,又说道:“河西安家身为昭武九姓,恐受制于宗室之交,对主家而言,虽然可堪一用,但也不得不防。” 周钧听见这话,以为孔攸说的是河西安家与安禄山的亲戚关系,便宽慰道:“河西安家忠于大唐,曾数次上书朝廷言道安禄山欲反,知晓大是大非,可以信任。” 孔攸摇头道:“攸说的不是河西安家与安禄山的瓜葛。” 周钧一愣:“不是说河西安家和安禄山?那是说什么?” 孔攸:“攸说的是河西安家与昭武九姓的关联,换言之,粟特人的宗室关系。” 周钧有些疑惑:“粟特人?粟特人怎么了?” 孔攸:“今年初夏之时,朝廷以不尊大唐、依附吐蕃为由,下制安西副都护高仙芝为行营将,讨伐小勃律。” 周钧听了更是困惑,刚才还在说河西安家,怎么突然又扯到安西的高仙芝了? 孔攸继续说道:“高仙芝领一万兵马,踏破连云堡,杀了不少亲善吐蕃的小勃律大臣,又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凯旋回师。” 周钧点头道:“开元末年,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那次联姻,使得小勃律及其周围二十余国皆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在这之后的数年里,唐几任安西节度使,如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詧,数次派兵讨伐,皆不胜。高仙芝此番大胜,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孔攸:“功劳倒是不假,但是身为安西副都护的高仙芝打了胜仗,没有先向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发去捷报,反而跳过主官,直接将捷报发去了长安。陛下得了捷报,大喜过望,已经有传闻,欲以高仙芝取代夫蒙灵詧,迁任安西节度使。” 周钧闻言,不禁点头。 高仙芝身为高句丽人,能够升到安西副都护的位置,全是靠着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的慧眼识珠和大力提拔。 按理说,高仙芝打了胜仗,于情于理,都应该先向夫蒙灵詧发去捷报,再以安西都督府的名义,向朝廷上奏大胜。 然而,高仙芝打赢了小勃律之战,未向夫蒙灵詧发去任何只言片语,而是直接向朝中发去了捷报,意在揽功请赏,此举也被史书评价为急功近利。 孔攸:“此战大胜,高仙芝声名大噪,怕是安西节度使的迁令,很快就能下来了。” 周钧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即便高仙芝迁任安西节度使,那么又和河西安家有何关联?” 孔攸从带来的文册中取出安西舆图,铺在案台上,对周钧说道:“安西都护府辖有四镇,分别是龟兹、于阗、焉耆和疏勒。高仙芝身为胡将,一心求功,又不尊上官,可谓有战勇却缺谋略。此人倘若接任安西节度使,怕是不谋大局,只想寻衅立功。” 周钧听了孔攸的评价,也不禁点头赞同,高仙芝在作战方面,放眼大唐,的确是个中翘楚,但是在外交和谋略方面,却乏善可陈。 孔攸先将手指向北方:“高仙芝想要寻功,有三处可以思虑。首先,安西北方乃是葛逻禄部,但路途遥远,又隔有北庭都护府,所以高仙芝不大可能北上接战。” 孔攸再将手指向南方:“其次,安西南方乃是吐蕃,高仙芝灭小勃律,倘若再想南下去灭大勃律,那么军队势必就要深入吐蕃腹地。一来补给受限,二来小勃律新灭,吐蕃也有准备,所以短期之内,高仙芝必定不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