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四载,二月廿七。 骑在马上的周钧,朝着身后看了一眼。 只见遍地寒霜的荒原之上,携着俘虏和辎重的朔方大军,蜿蜒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再朝身边看去,监军使团的成员们,人人皆是面有喜色。 一来总算离了那苦寒之地,重回长安之日就在眼前;二来抄没突厥十一部,每人都分得了不少『土产』,也算是不枉此行。 低下头,周钧想起范吉年昨日对他说过的话。 “请功的文书,咱家已经遣快马送入长安,圣人想必是看过了。二郎且宽心,立下这一番大功,必定是赏赐无数。” 八月自长安出发,如今已是二月。 半年过去了,经历了遇袭、出使、北伐等种种事情,周钧再回想这一趟漠北之行,只觉恍若隔世。 “周令史。” 不远处的一声呼唤,打断了周钧的思路,引得他转头看去。 只见孙阿应气喘吁吁的跑了上来,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递给了周钧。 后者接了文书,看了一遍,发现这是今日的俘隶阚册。 孙阿应喘了口气,行在周钧的身边,开口说道:“今晨拔营盘点,折俘九十三人,其中男六十四,女二十九。” 看着阚册上那些死去俘虏的名字和描述,周钧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说了一声:“知晓了。” 语气之平淡,周钧自己听完,都有些吃惊。 遥想初来大唐之时,周钧的心中只有前世之念,言行举止与周遭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在奴市遇见无家可归的流民之时,他会倾囊赠予,只因心存善念。 路遇不平之时,他的心中存不下偏颇,习惯性的行着前世警察职业的操守。 然而,短短不到一年,经历了诸多事情的周钧,属于前世的记忆和准则,却是慢慢淡了。 对人,对事,对于价值二字,他的认知,不知不觉间有了些许的变化。 孙阿应见周钧想的出神,便轻声说道:“周令史。” 周钧反应了过来,将俘虏阚册收入怀中,又对孙阿应说道:“阿应,再过上数日,到了碛口大营,我就要随监军回长安了。” 孙阿应听了这话,抿着嘴唇,面有戚戚。 周钧看向眼前的朔方小卒,说道:“此次北行,我随身带了不少书籍和文册,回长安之前,我打算把它们全部赠给你。” 孙阿应一愣,抬起头看向周钧。 后者说道:“我知道你喜欢看书,那些书籍文册与其让我带回长安,不如留下来给你。” 孙阿应连忙垂下头去,用衣袖抹了抹眼睛,只是不住的点头。 周钧看着对方,笑着说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丈夫勤学乃是正道,又何故作女儿态?” 孙阿应听完这话,朝周钧唱了一喏,只是说道:“多谢周令史训教。” 周钧瞧向孙阿应,语气放缓:“莫道令史了,只称二郎吧。我此行回长安,又不是今生不来朔方了,说不定过些日子,还要再见的。” 孙阿应点点头,道了一声二郎。 归途虽长,觉日尽短。 三月初,周钧跟随朔方大军,回到碛口大营。 在监军使的送别宴上,周钧酒至微醺,李光弼悄悄找上他,开口便道:“令史可愿留在朔方?” 周钧看向李光弼,只见对方满脸真诚,眼中只是希冀。 周钧放下酒杯,笑着对李光弼问道:“可是王都护派你来做说客的?” 李光弼先是点头,接着又说道:“光弼确是承了都护之遣,但某的心中,也存了和都护一样的想法。” “长安虽好,但京官如过江之鲫,查考升迁,唯艰无门。” “倘若令史留在朔方,军中累功,不出三年,寻个府尹,只是易尔。” 周钧看着李光弼,先是拱手说道:“钧先谢过都护的好意,自打入了朔方,军中上下,礼遇有加,钧铭感五内。” 李光弼脸上一喜:“这么说来,周令史是同意留下了?” 周钧笑着摇头道:“且先听某说完,那一日,李将军说了粮饷短缺之事,某回去思忖了一番。” 李光弼一愣,有点不明白周钧为何突然要提起粮饷这事儿。 周钧又道:“拨税、屯田、互市三法之中,某倒是对最后一法,有了个生财的主意。” 李光弼:“周令史有办法令朔方军得利于互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