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二哥的到来,打乱了章子俊已往的生活规律,先按排住下,好在前院左右厢房全空着,足够能住下几十人,开办的私塾也只能告一段落,因为接下去要会试了,能不能考中,章子俊的私塾都开不下去。
当夜“兄弟三人”开了一桌,酒过三巡,大哥刑凯就问了关于李贤的许多事,刑凯这次来京城,不是瞎碰,是有目标的,就是想走李贤的关系,在洋河边章家窑村时,刑凯可是救过李贤一次,想当初李贤在逃亡途中,到处都是乱兵,能得到刑凯的这点“救助”也是很不容易的,可惜章子俊自从来到京城后,没有跟李贤有更多的接触,除了此处的住房,也是通过李胜的好友刘升按排的,不过章子俊还是鼓励大哥去试试,拜访也要有门路,目前李贤可是内阁贵人,所以让大哥稍安,等几日把刘升叫来,想让刘升去通报,如果李贤想见就去,万一人家现在官做大了,对往日的情份淡漠了不想见,那就自认倒霉。
章子俊安慰道:“不过从目前朝堂的乱象来说,应该问题不大,各种职位空缺许多,想想这一次改元后,差不多朝廷一大半人全纷纷被贬,足足有几千人,大哥是军职,原本就是正五品,在三大营中弄一份相应的职位还是不难的。”
不日,章子俊就把大哥要见李贤的事说给了刘升后,隔了二天后才回信说:“让刑凯等,目前李贤大人刚入阁,事情繁多没空闲。”让刑凯气的不行,京官果然全是老狐狸,过河拆桥。就这样整天在房里哀声叹气起来。
而章子俊会试的日子也到了,跟以往一样,会试考九天七夜,这日早早就起床,全家准备着考篮,大哥、二哥也起来了,这一次刑凯要亲自送章子俊去考场,说是骑马去,不用叫车了,可是章子俊不会骑马,最后还是章二宝叫了大青驴车。
古人对科举都有一份敬重,不管你是和尚还是脚夫,不管你是军人还是商人,把科考看的比天大,做为大哥的刑凯,说什么也要一起去。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
会试虽是最高一级,可难度不是很高,相比乡试来说,竞争不是很激烈,毕竟举人考进士,有些人中举后满足了,反正吃喝不愁就会放弃了会试。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命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
由于会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排场很大,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称谓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谓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谓赐同进士出身。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凡是来会试,都不是小白,有些考生早就考了十回八回了,属于会试钉子户,而大都考生全是一路滚摸上来的,轻车熟路,所以考场上的规矩门清,会试跟乡试基本差不多,考三场,最重要的还是第一场的八股制艺,不管是院试、乡试、会试都有考试钉子户、专业户,在明朝末期到清朝,专业户越来越多,就说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构思精妙、用词遣句高超,可是八股文水平稀疏平常,从十八岁考到七十一岁,因精神可嘉,被列为“岁贡生”。可见考八股制艺也有许多技巧,有些人天生就能一挥而就,有些人最怎么努力也写不好。
就说奇才龚自珍,考举人考了四次,考进士考了六次。明末清初狂人金圣叹,写八股就是不知所云,有一次去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他明知题意要求以越国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译说,却故意幽笔而答开东门,西子不来;开南门,西子不来;开北门,西子不来;独开西门而西子来矣。”考官览后又气又恼,批了“秀才去矣”四字。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在考试的时候。考题是“如此则动心否乎?”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问:“如果让您做齐国卿相,您敢不敢接这活?”孟子答:“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
金圣叹看后冷冷一笑,立赋一文:“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