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提升防护?这么爽??? 发射箱体的左右两侧安装了整块的复合装甲板,替代了原先试制版的轧制均质钢装甲板,这本来已经够让马拉申科兴奋的了。 这至少意味着德国佬的小铁拳和入射角度不正,或者是动破甲的坦克杀手火箭筒啃不动tos-1的发射箱体了。复合装甲相比传统均质钢装甲,在同等重量下带来的抗破甲效果提升那是以倍数计算的巨大,就是这么令人心神畅爽。 可现在,科京告诉马拉申科,这种防护性能的提升还仅仅只是一部分,我还有别的防护提升没跟你说的时候,马拉申科现在的状态只能用“狂喜”来形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科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了。 “你之前在信里跟我提到过,德国佬还在不断升级他们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威力,最新型的铁拳100已经能在战场上成规模看到不少了。并且战俘口中交待的信息和缴获文件来看,敌人还有威力更强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正在研发测试,这些我都记下了。” “我们在拿到前线上缴获并送回后方研究的铁拳100样品,进行打靶测试后认为。即便是为tos-1的箱体敷设了复合装甲,但受限于装甲本身的厚度不够强,在使用铁拳100对装甲靶板进行轰击时仍然有比较高的击穿期望,这显然无法接受。” “我们不能把有效防御的期望,寄托在手持铁拳轰击tos-1发射箱体的呐粹士兵手里拿着的,是铁拳30、铁拳60,而不是铁拳100上,这种不切实际的对敌人期望是对己方战士的不负责任。” “就像你说的,这不但是伱们前线指挥员的大忌,我认为也是我们后方军工研发负责人的大忌,身为团队领头人更不能犯这种严重错误。” “所以我主张预留了防护升级设计,为量产型的tos-1发射箱体左右装甲板上,布设了整套的外挂附加装甲安装锁扣。虽然看上去只是多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金属结构件而已,都有些其貌不扬,但相信我,当你需要它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谢有这种升级预留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安装了更多的防护装甲必然会影响机动性,这是没办法的客观规律,有得必有失。” “但得益于is6这远强于is2车体底盘的动力系统,能够输出比is2型车体底盘的试制版tos-1强得多的马力。所以即便是计算了整套外挂附加装甲带来的增加重量,我们认为量产型的tos-1仍然有着强于试制版的机动能力,速度对比试制版只会是提升而不是更慢。” “要感谢就感谢我们当初一起在is6项目上付出的设计努力吧,这是我们之前栽下的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后带给我们的意料之外附加收益。当初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会面临现在的情况呢?还好你我二人还有众多的同志们一起,把is6设计得足够出色。” “至于战场上怎么合理搭配使用,这就是你所需要考虑和决定的问题了。在距离敌人较远的作战环境里可以不携带附加装甲,进行更高机动性作战,如果要与敌人近身厮杀、投入巷战,安装整套附加装甲带来的防护增益,对比略微降低的机动绝对是非常划算的。” “反正你们在巷战里也不需要高速飙车,我说的对吗?师长同志。” 面对科京的笑着发问,已经主动迈步走上前去,伸手摸着tos-1这冰冷但却给人以十足强大感的发射箱体侧装甲,深感科京在这一项目上是下足了功夫的马拉申科不禁带着谢意答道。 “很难想象德国佬拿着铁拳冒着巨大生命危险绕到侧面,对准发射箱体来上一下,然后却只留下一道黑色印记的表情该有多夸张。” “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改进设计是能比这更棒的了,你几乎改进了我们在试制型上发现的所有问题,最让人头疼的两个弱点都得到了针对性强化改进。这下,就该轮到那些呐粹渣滓们在毁灭声里头疼去了,前提是那时的他们真的还有时间并且能感受到头疼的话。” 按照科京的介绍叙述,tos-1的发射箱体侧装甲在满防护状态下,所构成的防御体系便是“模块化附加装甲板的外层均质钢+橡胶夹层+内层均质钢+箱体基础侧装甲外层均质钢+橡胶夹层+内层均质钢”,总共6道复合防御。 哦,不对,如果算上外挂模块附加装甲和基础装甲之间,还有一道并非刻意设计、但确实存在的空气间隙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略微分散金属射流、提升抗破甲能力的话,那么这总计就是7道复合防御。 有一说一,一个对德国佬而言非常可怕的事实是。 别说是铁拳和坦克杀手都难以撼动这种级别的复合防御,就算是拉出一门身管火炮来、瞄准了打破甲弹直接轰,都不见得能破开tos-1全身满挂状态下的发射箱体侧面防御。 毕竟炮射破甲弹的破甲深度那也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