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4.武皇上线(精修版)(2 / 8)

的虚架子。”

“如汉文帝与汉景帝,宋仁宗,确实是贤明之君,善抚民,爱民力,但一昧服软,外敌环伺。”

“唐太宗的贞观嘛…… ”

朱元璋馋了。

那是什么搭配啊,超强的个人文治武功,君臣相辅相成,文治养国的同时武德充沛。

贞观君臣,内外皆宜。

李治是真幸运啊,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最幸运的继任皇帝了。

不过,想到就这样子李唐也能够被李治搞到改朝换代……

朱元璋很认同仙幕的话,李治,确实有点儿问题。

【难评的原因与李治背后那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女人有关。

对,就是那个在传说中比李治更优秀百倍,光环满天飞的女人。】

李世民等人,更好奇了。

“治儿虽非完美,但观前期所为也算是明君,这个女子,难道是能与邓太后相媲美的贤后?”

众人暗中猜测,一个女子,比在任的皇上还优秀,不知得优秀成什么样子。

【关系很大又不是很大,很大是因为高宗时期真可谓是先强后拉,之后一路下拉,拉到整天被黑。

私人私德和政绩得失满满的黑锅,总得有一个人背黑锅,所以往往是武皇陛下与唐高宗换着背这黑锅。】

【不大是因为,有些人认为这些锅李治自己一个人背也是可以的,毕竟他是源头。】

【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候挺让人嫌弃的。】

重头戏来临,在场的人皆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来自未来的认知刷新。

一个被他们所有人评价为温和宽厚的皇子,一个以仁孝登基的太子,过分还能过分到哪里去?

【高宗即位之初,承贞观余荫,遵太宗成规,武将多材,文官多贤,获降附突厥之效力,所以前半叶开疆辟地,有永徽之政可比美贞观,甚至能过于太宗。「1」

时也势也,非高宗之力量所致。】

【唐朝对外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1」】

【所以到了高宗后半程。

一众贞观遗臣老的老,死的死,贬的贬,废的废,考验唐高宗真正能力的时候到了。】

【有人说高宗性本庸弱之君,失之于柔懦。

说他乃无权之君,才多行御人之术。

说他乃色迷心窍之君,被乱花渐欲迷了眼。

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死者十八九。「1」

甚至批评到唐太宗。

太宗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问之长孙,卒用仁弱昏童,终毒流天下,贻祸邦家。「1」

太宗明明立李治太子后已知晓高宗过于仁弱,为何还要立高宗为储君?】

李世民呐呐不言。

这…… 是他和观音婢最后一个得用的孩子了,不用他用谁?

李世民眼底是藏不住的苦涩。

唯有仁孝幼子登基,不羁的嫡长子和谋嫡的嫡次子才有活命的机会……

治儿的皇后登基啊,万一,万一治儿也没有想到呢?

女皇登基前所未有,谁能料到世间竟然会有女皇登基。

李世民顺便也知晓未来那皇后登基为何没人阻止,原来竟是因为“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死者十八九。”

人都快死绝了,那还能阻止得了别人怎么登基?

所以,应该与治儿无关吧……

李世民不自觉的想为唯一看着还算争气的儿子找补。

治儿如此仁弱,应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错误吧……

李世民:《应该》

【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李勣对曰:“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1」

【李治一把年纪了,在疑惑为何没人向他进谏,而臣子的回应是说李治已经做到尽善尽美,无从谏。

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毕竟李治家的老父亲知名盛世奠基人李世民同志,临到老还整天被谏,他这个小子倒是尽善尽美到无人进谏,可见理论上李治的治世应该比他老父亲厉害多了。

所以李治真的如此尽善尽美?】

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看向李勣。

李勣:“……”

李世民心情复杂:“爱卿,你…… ”

李勣自知有错,默默对李世民拱手做鹌鹑状:“臣知错…… ”

天知道,这个小皇帝怎么可能尽善尽美到无错!

臣子能够说出皇帝无错,那就是最大的错!

李世民叹息:“不怪你,臣子不敢进谏,君主定然有责。”

就不知这责到底是什么,才让臣子们纷纷销声匿迹,不敢进谏。

李勣继续鹌鹑,不敢讲话。

【李治自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不提那混乱的太宗子孙几乎无遗类,李唐改朝换代,皇帝更迭的事情。

咱们说其他的事情。】

【总的来说盛世的容错性是很高的,从唯结果论来看高宗治下,初期而言确实可比美贞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