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域商人的尖顶帐篷拐之前,于氏有些发愁,“阿婉,要不你先跟我去调料铺子把调料买了,香料改天我再陪你来买。”
于氏亲眼见耿氏给了苗婉半贯钱,这败家小姑子转眼间就花的还剩五十文,连一两香料都买不了。
出门前张娘子特地叮嘱过于氏,若苗婉手里银子不凑手,让她先给垫上。
于氏想到苗婉这花钱大手大脚的样儿,说不准买完调料剩下的银子,都不够苗婉使的,还是回家让乔婶子多劝劝苗婉,下回再来买。
“那先买完调料再去买香料吧。”苗婉也想去看看调料铺子里有什么。
于氏顿了下,勉强应下了。
虽然说是婆婆叮嘱了的,可想到苗婉这么心安理得等着她给垫钱,她心里有点不太舒服。
河湟谷一带各类矿产多,瓦市的调料铺子和染料铺子大都是鹘族人开的,他们的土砖屋子上都甩着布,看起来比帐篷还花里胡哨。
只是铺子里比起外头就没那么花哨了,苗婉略有点失望。
岳朝的生产力跟唐朝差不多,除了盐和糖外,只有酱蔫、醪醋和豉酱。
酱蔫是从豆瓣酱里提取出来的汁,跟酱油差不多的味儿。
醪醋是按浊酒的发酵方法做出来的酸汁,苗婉没闻出跟后世的醋有什么区别。
只有豉酱还分了不同种类,西北豆子少,除了豆瓣酱外,还有用小麦的做的麦豉,麦豉味道更淡一些。
于氏问过苗婉,除了糖,其他都要买。
苗婉不是不想买糖,这时候的糖已经能做成白色的沙粒状,可糖半斗就要足足三贯钱,不是寻常人家能吃得起的。
百姓们实在是馋的话,可以去外头露天摊子上花上二十文钱,就能买一斤饴糖。
除去糖外,盐和豉酱是最贵的,盐要五百文一斗,豉酱要四百文。
酱蔫是一百文一斗,醪醋最便宜,要八十文。
一斗有十几斤,于氏跟老板讲价半天,咬着牙各要了一斗,统共给了一千钱。
老板答应使仆从给送张家去,反正是赶骡车送过去,人家连带着那两筐甜菜一并给送回去了。
“早知道就不叫大壮跑那一趟,骡车都能拉回去,省得叫你大哥受累,骡车来回一趟算十文钱呢。”于氏捏着缩水不少的荷包,不住地念叨。
寻常人家一斗盐能吃大半年,其他调料也大差不差。
于氏常替婆婆出来买东西,除了过年给全家人扯布做衣裳,还从来没这么大手大脚花过钱,心窝子滋啦滋啦的疼。
苗婉连忙安慰,“咱要是天天都做卤货,这些调料够用一个月了,大嫂想想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银子呢。”
乔氏大惊失色,“啥?只能用一个月?”
苗婉:“……”嫂子你这重点抓歪了啊。
见于氏捂着胸口,苗婉只能建议,“要不大嫂你去帮大哥和二哥盯着点摊子,我自己去看香料?”
去数数铜板,说不定于氏这心口疼的毛病就好了。
“驴蛋和狗蛋也过来了,这俩尕娃子伶俐,算账比我快,我就不过去碍事了。”于氏不肯,她再心口疼,也不敢让苗婉一个孕妇自己在外头。
再者说了,就苗婉捏着五十个铜板能买啥?
不是还得她垫钱,不行了,越想她心口越疼。
苗婉也不多说啥了,拉着她赶紧去看香料。
一进西域商人的帐篷,俩人就闻见了浓郁的卤肉味儿,连帐篷里杂乱的香味儿都给盖住了,足见热乎乎的卤肉味儿多霸道。
看见于氏和苗婉进来,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老板赶紧塞了一口肥肠,擦擦嘴过来招呼,“两位娘子随便看看,看想买些什么。”
于氏不说话,她觉得这干小姑子不会讲价,只管摩拳擦掌等着,待会儿拉着点苗婉别买太多,再跟老板杀杀价。
苗婉低头看盛放在罐子里的香料,有好些她不认识的,也还有些是耿氏已经买回去的。
没买回去的比如肉豆蔻、香茅草还有孜然,价格都非常的感人,看得人眼泪想要从唇角流下来。
肉豆蔻能做红烧肉和土豆泥,香茅草烤鱼和虾超级香,孜然就更不用说,谁能抵抗得了烧烤……
苗婉不动声色擦了擦唇角,压着血拼的冲动看向老板,“您这里只卖香料,不卖蔷薇水和芳香油吗?”
老板笑道:“这些只有贵族才用得起,往常都是直接送去京城和江南一带卖的,我这里没有,条街那边铺子里倒是有卖的,娘子要买?”
苗婉不说买不买,又问:“老板知道卖什么价儿吗?”
“蔷薇水要一两银子一瓶,芳香油贵一些,得五两银子,都是二两重。”
苗婉了然,她问过耿氏,京城还要贵一倍,能卖这个价儿也行。
她从荷包取出一个家里盛盐的小瓦罐,解开上头的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