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城,虎盾卫。 陈刚拿着一份文件,匆匆出了虎盾卫署衙,朝总督府而去。 总督府中,杨延武正在查看新兵的卷宗。 又到年底了,又有一批老卒将要退役,而将要有一批新兵加入进来。 陈刚求见,杨延武热情地将他迎了进来。 “陈叔,快坐。” “总督大人,我这里发现了一些异常,需要呈给你!” 陈刚恭敬地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杨延武。 陈刚已经快六十了,身体还好,就是改变不了以前在明军中就形成的习惯,对杨延武的态度,过于恭敬了。 不过杨延武也习惯了。 杨延武仔细看了看文件,惊讶道:“有人为了进入我们的领地,将自己当成流民卖了过来?” 杨延武看到这个消息以后,觉得离了个大谱。 兴义军购买的流民,可是要重新开始。 不过大明的流民,身无分文,都快饿死了,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八闽之地的商人,以流民身份进来,那就不值了。 虽然大明的商人没什么地位,但是也是非常富有的。 “总督大人,他们是这么操作的,先成为流民,然后通过兴义军的公民考试,再和留在大明的亲属联络,通过交易,将在大明的财产转移过来。” 陈刚讲起了这些商人的大致操作流程,“总督大人,这些人该怎么办,都抓起来吗?” 杨延武想了想,说道:“不用,只要他们遵守我们的法律,就不需要。” “那好!”陈刚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陈叔,抽时间来我家喝茶啊!” 杨延武非常信任陈刚,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叔,但陈刚却做什么都一板一眼。 送走了陈刚,杨延武又想起了这些商人偷渡的事情,最终决定顺其自然。 杨延武经营领地十几年,领地内的政务管理框架已经运行了快两届,效果不是太好,也并不坏。 杨延武觉得自己弄的这个框架还不错,有能力的人,就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杨延武不打算用自己的权威,去干涉领地的发展。 杨延武当然知道一言而决,确实挺爽快。 但世上哪里真有这么洒脱的好事,大明的老祖朱元璋的例子,就让杨延武非常警醒。 朱元璋自己爽倒是爽,而且也疼自己的子孙,给自己的后世子孙安排的明明白白。 但朱元璋,肯定想不到,最后自己的子孙,被人当成猪来养。 杨延武对大明朝掌握的情报越多,就越了解朱元璋的后世子孙的遭遇。 大多数王子王孙其实活得很悲催,特别是在万历皇帝时期,就更悲催了。 万历皇帝,除了郑贵妃的子女,对待自己的亲儿子都爱答不理的,怎么会好好对待宗亲。 大明的王室宗亲,除了那些嫡系,比如蜀王,生活过得非常不错,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但那些偏房,或者偏房之外的偏房,活得非常凄惨。 他们要想继承父辈的爵位,是要请封的,不是自动袭爵,所以他们要讨好王府长史。 王府长史如果不给他们申请,他们这个爵位就继承不了。 在万历年间,有王室宗亲想要袭爵自己父亲的大汉将军之位,结果十几年都没有批下来。 王室宗亲,不能当官,不能从事商业,不能从事农业,如果朝廷发的荣养银慢一点,他们就得饿死。 为了袭爵,为了有口吃的,他们往往会争斗不休。 像楚王府,为了袭爵的事情,都闹起了兵变。 一些王室宗亲,动不动就被文官弹劾,然后送到高墙圈禁起来。 大明几万的王室宗亲,就被这样活活养成了废物。 杨延武想想自己的儿女,还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而不是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没有原则的政治斗争,太过于残酷,也有点无厘头。 大明朝廷,无时无刻都有这样的政治斗争发生。 从龙功臣杨涟最近有些难受。 京师中,屡有流言,说他勾结内侍,干预朝政。 这个内侍,当然是指太监王安。 这则流言,还真没有冤枉杨涟。 毕竟明光宗朱常洛驾崩,就是王安给报的信,其他大臣也都知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