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出了国,也没人认识他,皮箱子而已,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自然也就不会引来多少关注。
江胜英点点头,“嗯,还怪机灵的,这要坐飞机,没有带锁的皮箱子是不行。”
当初小江易有这么机灵么?
江胜英回想了一阵,也没想起什么来,索性不想了。
“您尝尝这些,我从老家带来的。”
江易出趟国,也不可能空手,他又有金手指,所以大江村的特产,沁城市的特产,还有辰国的特产,都准备了一些。
江胜英一眼就看到了那几个做成白胖虫子形状的馒头了。
“这馒头的花样倒是有趣……”
这边天气热,这种馒头不赶紧吃可就要坏了。
江胜英就拿起一个笼虫馒头来咬了一口。
果然凉软可口,细细品着,还有些麦香甜味。
“这是笼虫馒头,是葛大娘蒸的……哦,就是葛二刚他娘,说是让带给你尝尝。”
江胜英听了这话,又多吃了几口。
“是二刚他娘啊,她做饭在村里就是一绝,没想到还会做这新样式的花馒头呢!你说这是啥笼虫馒头?”
江胜英虽然人在南卡国吧,也是会打听来自辰国的消息的。
什么凤凰骨和龙虫,什么磐朝都城的,她都是从本地的侨民小社团里听说的。
虽说这些考古的东西离她这种小人物太遥远了吧,但毕竟是自己的老家,还是挺自豪的。
“这个笼虫馒头,现在已经是咱们沁城市的地方特产啦……”
江易简单几句就把笼虫馒头的来历给说了一遍。
当然没多提他在考古发现里的功劳,江胜英就以为只是他刚好赶上了而已,就像是刚建国那会儿修铁路修水库,那不都是在村里找的劳力做的?
“诶,这可真不错,二刚他娘倒是有福气。”
在集上卖个馒头,又轻巧又来钱,可比她当初辛苦卖菜最后还没落着好强多了!
吃完了笼虫馒头,又尝了块柿饼,敲了个核桃,掰了块首都的点心……
“诶呀,瞧我馋的,看见这些东西就管不住嘴了。”
江胜英看了看江易带来的特产数量,分成了几份,留出了一份多的,余下的几份,就带上江易去给同住在公寓里的邻居们送去。
“江大姐这是苦尽甘来了,儿子都这么大了,好不容易母子团聚,以后就能享儿子的福啦!”
“小伙子长得真是一表人才!还孝顺懂事,江大姐有福气!”
“现在辰国国内怎么样啊?普通老百姓能吃得饱饭吗?这次来了就不回辰国了吧?”
江胜英在这间公寓里住了五六年了,跟这里的住户大部分都比较熟,就算有个把暗地里不对付的,那也要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因此看到江胜英带着从国内来的儿子一家家地送土特产,甭管心里怎么想,肯定是要把江易夸上一通的。
到了傍晚,宋叔果然开车来接江胜英母子。
之前江易就私下里问江胜英,这位宋叔是不是她的男朋友?
江胜英立马老脸通红,“唉呀,什么男朋友啊,都一把年纪了。”
南卡人虽然不富裕,但他们可是想得开。
都是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在男女关系上,也放得很开。
四五十多的妇女们,有个把情人啥的,都不在话下。
江胜英在这边呆了好多年,倒也受了点熏陶。
宋叔的老婆死了五六年了,有一个女儿去年也嫁人了,他女儿嫁的是南卡本地人,跟着丈夫去了另一个城市过日子,也就是逢年过节有时候才会来看看宋叔。
“老宋是开杂货铺的,他倒是对我不错,帮过我好多次忙,也透过那个意思……可是,我这不是还想回国内呢么?”
江胜英要是年轻几岁,十出头啥的,没准就答应了老宋了。
可是她一想自己都四十多了,在大江村都是能当奶奶的年纪了。要是留在南卡国和老宋在一起,亲儿子不在身边,老宋的女儿也不是她生的,现在过着还行,可是等老了怎么办?
她还想看着儿子结婚生娃,她好当奶奶呢!
江易倒是觉得年纪不是问题。
在他那个年代,四十岁结婚生娃的有的是。
还有五十拼二胎的呢!
主要是医疗条件好了,人的身体也能保养得好,生个娃啥的也不是大事。
要是便宜老娘能再婚,再生一个小的,也就不会把压力都放在江易身上了。
不过老宋这人倒底能不能处,还得再观察观察。
所以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和江胜英坐上老宋的破老爷车去了辰人饭庄一条街的凤舞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