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三百三十四章 暴力癞蛤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暴力癞蛤蟆(2 / 6)

能从另外的角度理解这些事情。 都是钱闹的,有钱谁都是情义儿女,没钱别说情义,儿女先特么饿死了。 可能是生死见的多了,李学武身上自然而然有了彪悍之气。 说是彪悍之气,说是杀气,其实就是看惯生死,漠视人命的肆意。 聂连胜见得多了,自然知道李学武是什么人,也敢跟李学武交朋友。 到了聂连胜单位大院,也没跟李学武说什么,而是跳下车摆了摆手,便转身进了大院。 李学武踩着油门回了炼钢厂。 这会儿炼钢厂周围肃静的很,只有护卫队员在警戒着。 李学武将车停稳了,便见于德才擦着汗从招待所的大门走了出来。 “啊,李科长,您回来了” 于德才正想着什么,见李学武走过来,勐地一抬头,吓了一跳。 李学武看了看于德才脑门儿上的汗,眯着眼睛说道:“不怕着凉啊?” 于德才顺着李学武的目光,一模自己的额头,这才发现一脑门子的冷汗。 “呵呵……呵呵,屋里热,屋里热的” 李学武看了看在裤子上擦手的厂办秘书,边往屋里走边拍了拍于德才的肩膀。 感觉到李学武的手一捧自己的肩膀,于德才便是身子一抖,腿儿差点儿就弯了下去。 从楼上下来的时候,腿就是在打着颤,这会儿感觉全身的力气都随着汗水流失了。 “屋里坐一会儿再走吧,这大冷天的,小心感冒” 李学武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伴随着的是大门的闭合声。 于德才回头看了看还在呼扇着的木头门,咬了咬牙,手在裤子上使劲儿擦了擦,转身跟着李学武又进了招待所。 钢城招待所要比轧钢厂的那座规模小一些,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是有的。 李学武指了指旁边的休息区,示意于德才坐。 这会儿太阳透过树梢,正好照射在大厅休息区的沙发上。 于德才对着站在吧台里面看着这边的服务员示意了一下,跟着李学武坐了过去。 李学武背对着阳光坐在了沙发上,于德才则是侧着玻璃窗坐了,小心地看了李学武一眼。 服务员麻利地给这边端了一壶茶,两个杯子过来。 于德才摆手制止了服务员,自己动手给李学武和自己倒了茶。 李学武翘着腿,身子斜着靠坐在沙发上,看着有些“秃然”的于德才,问道:“你多大年龄了?” 于德才端着茶壶的手抖了抖,随后将茶壶放在托盘里,将手里的杯子放在了李学武面前的茶几上。 “我是31年生人,今年36” 李学武摆摆手,拒绝了于德才的点烟,手搭在腿上,示意于德才坐。 “是哪儿的人?” 于德才屁股坐了一半的沙发,看着李学武随意的样子,有些摸不准李学武为什么这么问。 但现在炼钢厂没有谁敢拒绝回答李学武这些总厂来人问的问题。 “就是钢城本地的,我爸原来就是钢厂的工人,我也有幸念了书,一直念到了初中毕业” “唔” 李学武点点头,看着茶几上冒着白气的茶杯不经意间地说道:“付海波他们家也是钢城本地的吧?”。 “额……” 于德才的脸色一僵,看着李学武,不知道这话是啥意思。 “我…我跟付海波不是一个地方的,我也是在他调回来以后才知道他是钢城的” “嗯嗯” 李学武点着头说道:“我随便说说的,别紧张”。 “是,是,不紧张” 于德才干笑了一声,随后解释道:“咱们厂好些人都是钢城本地的,因为父辈多是钢厂老人,解放前就在钢厂了,所以工人子弟多”。 “我理解,老子英雄儿好汉嘛” 李学武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从窗外牵着狗过去的护卫队员。 “不是啥好汉,只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我们没啥能跟,只能接父辈的班儿” 于德才端起面前的茶杯润了润自己干的要死的嗓子,眼睛却是一直盯着李学武这边。 李学武打量着招待所,随意地说道:“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于德才不知道李学武想说什么,便没有接话儿,而是认真地听着。 李学武指了指大厅的风格,问道:“这儿先前是干什么的?” 于德才跟不上李学武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话方式,明显地愣了一下。 随即看了一眼大厅,这才回道:“啊,这是,这是以前炼钢厂老板的办公室”。 说着话还用手比划着介绍道:“整栋三层楼都是他的,上面有事务秘书、财务秘书、总务秘书等办公的场所”。 “接收后就改成了招待所,北方的专家们还住过一年多” 李学武看着棚顶的花纹,问道:“炼钢厂是哪年划给轧钢厂的?” “60年,原因您知道嘛” 于德才见李学武看着棚顶不说话,知道自己这是又犯错误了。 领导问话的时候不能用反问句,甭管知不知道,问你你就说。 “红星轧钢厂接了特种材料制造和实验的任务后,需要特种材料的研究,工业便将我们这座产能低的炼钢厂划给轧钢厂直接管辖了” “嗯嗯,我知道一些”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我看资料,这边好像以前也是做研究的厂子”。 “是” 见李学武提起业务,于德才介绍道:“这边以前是研究和生产机械的厂子,钢材都是自己炼制,实验成功后会交给其他厂子大量生产”。 李学武打量了一眼身后的玻璃外,远处耸立的高塔,说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现在企业的管理对我们这一代人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转过头,看着于德才说道:“我们如果不想掉队,就得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当然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