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了刚才自己坐的沙发,顾延脚步不停,噌噌噌的上了二楼。 顾宁转回头,看向李学武的时候说道:“我还以为你们真的会打起来呢”。 “哪能呢~” 李学武笑了笑,对着顾宁招了招手道:“我又不是那种好动手的人,喝喝茶,两句话就能让他知道错了”。 顾宁怀疑地看了看李学武,又看了看还在收拾东西的秦京茹,这才转身回了楼上。 中午这会儿正热着,她也没精神头,上楼的时候还打着哈欠。 以前她不这样的,中午从来没有困的时候,更没有午睡的习惯。 自从肚子里有了这个孩子后,她只觉得睡不醒似的。 李学武更多的照顾她的情况,早上醒了也会等顾宁醒后一起起床,晚上能不把工作拿回家就尽量不带回家里。 早睡晚起,为顾宁实现更多的休息时间。 下午李学武是没休息的,由着秦京茹自己在家收拾着,他开车去了俱乐部。 等晚饭过后又同老彪子见了一面,弄了一车蔬菜,交接后在四合院又坐了一会便回了家。 母亲和姬毓秀已经回来了,去的时候一大包东西,回来的时候依旧是一大包东西。 去的时候带着的是一大包思念,回来的时候带着的是一大包温情。 也就一白天的相处时间,见了亲家,帮着李顺和老三收拾了宿舍,洗了衣服。 饭是没法做的,他们都在食堂吃,比自己做饭方便的多,伙食上也不算差,刘茵看着还放心的。 就是两个大老爷们,生活上难免的要糙一些,这也是难免的。 缝缝补补的倒是不用愁,赵根家的也都说了,有用的着的千万不能客气。 这就是亲家,有的时候是要比亲人还要讲亲情的。 尤其是赵根,好不容易跟亲家有了接触的机会,时不时的就把爷俩找家去吃饭。 跟半年前相比,赵根家的生活是有很大改善的。 一个是村里的变化,赵根是坚定不移地跟着尹满仓走的,他是大舅哥,他要是不带头支持妹夫,那谁还能跟着走。 所以尹满仓说多种菜,那他们家房前屋后的就都种了菜。 尹满仓说养狗,赵老爷子自己选的狗秧子,养了十多条。 尹满仓说养兔子,赵家大黑天的上山捡石头背回家垒兔子圈,捉兔子、养兔子。 尹满仓说养鸡、鸭、鹅…… 红星村的致富小妙招有很多,农村有很多资源是城里缺少的,他们没有钱,完全是运不出去的原因。 在政策范围内,利用家里的闲置人口,完全可以创造本该属于他们的财富。 今年下半年开始,赵家等这一批坚决执行尹满仓要求的人家开始了持续性的丰收。 蔬菜每周摘一次,每周收一次钱,让只种了自己家吃的那些人家眼红的直跳脚。 半年的土狗训练了个基础,训练场那边新弄的警犬训练基地十元一只的收,赵老爷子半年赚了一百五十元。 这些狗崽子收上来的时候才几个钱,这一夏天哪用家里喂多少粮食啊,净剩超过一百二十元,谁不眼馋。 赵老爷子已经开始准备养犬了,公母都准备着,选的极好的秧子,只等着每年一窝的下金蛋。 犬是一年一窝,兔子一年六七窝,早跟赵家一起弄这个的,手里的小钱一直都不断。 更别说鸡、鸭、鹅下的蛋了,老彪子送上来的一车日用品和家伙什会被这些东西全都换走,拉着一车农产品再下山。 村里有钱了,老彪子也有钱了,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呢。 赵家先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赵雅军了,这孩子每个月发工资给自己留的没多少,剩下的全都给家里带回去了。 老二今年不读书了,说是要跟家里忙活,老三是要读书的,要学大姐,老小是妹子,正是念小学的时候,处处都得用钱。 甭说家里人多,这人多也有人多的不好,赵根全家都在努力,为的还不是老大马上就要结亲,老二紧跟着,老三、老四的书念成啥样不知道,老爷子和老太太的百年还得准备着。 一家之主不是个尊称,倒是个劳累的代名词。 李顺跟亲家比,无非就是多了些资源,有了个身份,有几个好儿子罢了。 两家的孩子基本情况一样,基于各自的家庭环境,都在努力的生存着。 刘茵这次去不仅仅解了心头的担忧,也让李顺和老三缓解了思念之情。 虽然嘴上说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