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朕杀错了(1 / 2)

整座姜家,在顷刻间,便就陷入到一片火海当中。虽说如今的姜家子弟,大都习武。但是与身经百战的禁军士卒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了。毕竟,他们可都是刚刚走下战场的猛人。对付个世家而已,岂不是十分稳妥?霹雳门那边的情况,和姜家类似。他们还不清楚什么情况。便就见到,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军中箭矢,飞射而来。其门主雷大力,还算是个聪明人。在详细瞧见那射来的箭矢时,便就心里清楚,只怕是与楚国之间的买卖,被人发现了。雷大力自持自身武力极高,于是便打算带着人杀出去。结果遇到一个将军,名叫典韦。块头和自己差不多。因为他很笨拙,所以提出要和他决一死战的建议来。而且,还是步战。结果显而易见。雷大力被秒了。临死那一刻,他十分不明白,对方怎么就能把自己给秒了呢?与楚国大战的秦军将领里,没有典韦这号人物啊!......翌日。霹雳门与姜家被皇帝灭门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邓州。百姓们都在对这件事情纷纷议论着。直至官府那边张贴了告示,他们才明白。原来这姜家与霹雳门都该杀!「这姜家,早就不是以前的姜家了。如今姜家那年轻一辈的子弟中,谁的手上,没杀过几条人命?」「是啊,姜天涯的儿子,还曾强抢民女。」「何止是强抢?还勾引有夫之妇,后来又与那红杏出墙的女子,合计一同将那女子的丈夫给毒杀了。」「这还不算完,据说这姜家,早就与敌国勾结在一起,与霹雳门一起做出了叛国之事,所以咱们那位仁义的陛下,才会没忍住,将姜家与霹雳门都给灭了。」「灭了也好,姜家与霹雳门这些年来,在咱们邓州地界无恶不作,刺史大人也毫无作为,如今陛下圣明,灭了他们,也能让咱老百姓缓口气了。」「...」几乎全城的人都在议论此事。但是,他们在看完官府张贴的告示后,便毫不犹豫的,站到了嬴渊这边。还一个劲儿的夸他是明君。在此之前。姜家刚被灭族之时。赵云搜刮姜家财富,发现了他们与楚国密谋往来的信件。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嬴渊微微一愣。紧接着,就听到来俊臣那边作揖道:「陛下,私通敌国,乃灭九族的大罪。这姜家,今日算是罪有应得。」尤其是听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嬴渊的心窝子,就像是被万箭穿心一样,十分痛苦。也就是说,搞了半天,这姜家也不是什么好人,更加谈不上对朝廷有什么忠心了?随后,纪纲那边也作揖附和说道:「陛下,臣方才命锦衣卫探查到了不少关于姜家的情况。说这姜家,平日里滥杀无辜,剥削百姓,战乱时恶意囤粮,当真是罪有应得。」好家伙,又来一个罪有应得。也就是说,要是不灭姜家的话。他们不仅不会对大秦的国力有所增加。甚至还会影响到大秦。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杀错了?姜家...不该杀的?嬴渊望着眼前的一片火海,陷入了沉思。朕归根结底,还是太年轻了啊。冲动了,冲动是魔鬼。众人看到皇帝的神情有些失落,便就以为,是皇帝心疼被姜家和霹雳门联手起来迫害的那些百姓。于是,来俊臣那边,就说出了一个好消息:「陛下,方才清点江家财产,共计清点出约四千万两白银,霹雳门那边也是不遑多让。一个姜家,一个霹雳门,竟然使我们国库有所充盈,这倒算是个意外之喜。」闻声。嬴渊的心情更加不好了。此次出巡,他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马踏江湖,最好是将天下搞到大乱的地步。其二是花钱。然而现在呢?钱还没花出去,却又大赚了一笔?这怎么能行呢?这笔钱,坚决不能要。不然朕此次出巡,岂不就是白跑一趟了?想到这里,他便做出一个让人感到惊讶的决定,「凡是从霹雳门与姜家中搜刮出来的财富,不可上缴国库。全部分发给当地百姓。记住,朕不希望姜家的一两银子,钻进国库。」匆忙之际,他也就只能想出这个办法,可以快速的将这笔银子花完了。然而,当众人的短暂惊讶过后,他们便迅速回过神来。认为皇帝的这个决策,乃是至高无上的英明之举。姜家与霹雳门的财富,都是靠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如今将这笔钱,还之于民。是在妥当不过了。.这样的话,当地百姓,也会念及陛下的好啊!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措施。...当告示贴出来以后,原来的邓州刺史,便被锦衣卫革职查办了。因为姜家的事情,整个邓州的官场,都会迎来大换血。当然,嬴渊是不太清楚这件事情的。而来俊臣那边的意思是,这样的些许小事,就待做好以后,再书写一封奏折呈报于陛下。倘若一开始嬴渊就知道这个事情的话,肯定不会让他这么做。毕竟邓州贪官多,才能有利于自己昏庸败国啊!事后。来俊臣与郭嘉等人商议。从姜家那边得来的赃款,不能按照每家每户那样去分。因为第一是落到每个人手上,也分不了多少钱。第二是他们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更何况,一旦将这数千万两白银流落民间,只怕会引起邓州境内一切商业情况的不良现象。届时,手里的白银不值钱。就会面临大量的人口流失。所以,他们一再商议,打算将这笔钱,全部用作城中建设产业。只有产业建设起来了,百姓们的就业机会才会更旷阔。而且,原先姜家操持的那些生意,也都落入了官府的手里。来俊臣已经写信传往咸阳。要让户部那边派出官吏,接管这些产业并且进行重组。然后利用姜家与霹雳门的现银,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