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东厂抓人(1 / 2)

「三万人对战八万人,杀敌两万?取得大胜?」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嬴渊,正在逼问那三名斥候。他打心眼里,不愿相信那是事实。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各自心中暗想。看来陛下是真的对这场战役很不满意啊。不然,为何将‘大胜二字,咬的那般重?这只能说明,在陛下眼里,那不是大胜啊!陛下要求居然这么高...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除非陛下是一早便就胸有成竹!难道,陛下还懂军法?这样看来,陛下比之太祖与武帝,都是不遑多让啊!从太祖皇帝建国到如今,大秦已有三百余年的国祚。然而一年前,大秦陷入内乱,分崩离析,化为数个小国。后来,秦武帝横空出世,用了十年之功,再次一统。可惜,从那个时候开始,秦国的国力,便严重下滑。逐渐不如其余王朝。自秦武帝到现在,历经了六位皇帝,励精图治,可是仍然收效甚微。不过,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却在与日俱增。所以民间传闻,算上秦武帝,大秦已奋六世之余烈。上至满朝文武,下至庶民百姓,都一致认为,大秦的国力,已经是当世不容小觑的存在。然而,一场战争,彻底将大秦打醒了。如今,获得的这场大胜,可谓是振奋人心。然而,嬴渊的心都要碎了。尤其是在得到那三名斥候的再次肯定回复后。嬴渊彻底愣了。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已经承受不住压力。碎了。真的碎了。原来,这就是蓝瘦香菇的感觉吗?真的...艹!嬴渊豁然起身,挥了挥衣袖,直接离开此间。见状,文武百官纷纷皱起眉头。陛下这是生气了?因为对这场胜仗感到失望了?可不管怎么说,曹操与潘凤之间默契配合打赢的那场战役,让众人都是看到了希望。......皇帝都走了,朝会自然便就散了。事后。嬴渊在宣政殿中大发雷霆。整座后宫,无论侍卫、太监等,都是心存惊悸。好像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这般大怒呢。到底是谁,触怒了龙颜啊!宣政殿周围。所有人都尽可能的屏住呼吸,静静地矗立在原地,连动都不敢动。龙颜一怒,血流千里啊。他们也在担心,会被陛下的怒火波及。片刻后。右相蔡京、户部尚书和珅,二人来至宣政殿前。然而,他们谁也不敢迈进殿中。因为他们听到了嬴渊歇斯底里的怒吼声:「大胜!大胜!好一个大胜!」他本来以为,曹操会输。可是没想到,却是一场大胜。这让他距离亡国的目标,又远了一步。心中岂能不气急败坏啊!砰——忽地,从殿内,砸出来一个青花瓷瓶。落在地面,瞬间四。和珅心头一跳,小声道:「蔡相,看来陛下,确实是对这场战役,心存不满啊。」蔡京抚须道:「陛下心中设想的那个目标,应该是全歼楚军先锋。」「全歼?这怎么可能?」和珅瞪大了双眼。哪怕是兵圣在世,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吧?蔡京沉声回应道:「为何不可能?陛下能预料到此战会胜,自然也能预料此战的最佳结果。你可莫要忘记,咱们这位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位陛下了。」言辞凿凿间,对嬴渊充满了推崇之意。这时,负责贴身保护嬴渊的一位身着白甲的侍卫,向蔡京与和珅抱拳作揖道:「二位大人,你们也看到了,陛下正在气头上,要不,您二位还是晚些时候来?」闻声,蔡京与和珅相互对视一眼,前者从怀中掏出一个奏章,缓缓开口道:「不知将军名讳?」对宫中侍卫称为将军,其实是一种尊称。毕竟是天子近前侍卫,论待遇,自然与众不同。「不敢,卑职赵云,字子龙,见过蔡相。」那名白甲侍卫不卑不亢道。倘若嬴渊知道他的名讳得话,肯定会被吓一跳。一声石家庄赵子龙,让多少英雄肝胆俱裂啊!「原来是赵将军,劳烦将军,务必要将这份奏折,亲自呈报于陛下。.这奏折中,是自与楚国开战以来的各种粮饷所需,目前均已筹备得当,以发往前线。多余出来的一部分,本相都已经用来抚慰因此战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了。」蔡京将奏折递给赵云。他在奏折中,并未明确指出,是谁贪污了粮饷。既然皇帝陛下决意对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那么就做好当下的事情便是。所以,那奏折里,他只写了,已经将亏空的粮饷等,全部征集过来了。已经战死的将士,将会把这粮饷等,发往他们的家里。这对国朝来说,是一件好事。从这个事情上,也能体现出,蔡京的能力,是如何的与众不同了。......蔡京等人离开此间后。赵云便鼓起勇气,走进宣政殿,恰巧看到皇帝正坐在四的案桌前沉思。想来,那案桌,也没有承受住皇帝陛下的怒火啊!「陛下,蔡相有奏折呈上来。」赵云深深作揖道。闻声,嬴渊眉头一皱,道:「蔡京的奏折?放在这里吧。」话音刚落,便听到宣政殿外,响起一道声音,「司礼秉笔太监,东辑事厂督主魏忠贤,求见陛下!」一时间,嬴渊一扫郁闷情绪,顿时生出些许兴致。就算前线战胜又能如何?自己还有东厂这步棋可以昏庸啊!「进来吧。」嬴渊开口道。随后,魏忠贤弯着腰,缓缓走进殿中。这时,赵云将奏折放置在一张方桌之上,便就徐徐离开此间。待殿内只有嬴渊与魏忠贤二人后,前者才勉强挤出一抹微笑,道:「忠贤啊,你此番前来寻朕,可是对于东厂的建设,遇到难处了?」后者跪倒在地,磕头道:「奴婢不负皇恩,已将东厂人员筹备充足,这是名单,请陛下过目。」说着说着,他便从怀里掏出一张奏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