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说道, “但是清源说的也有道理!那毕竟是上百条人命,上百人的公道!” “父皇!万万不可被杨清源此言迷惑!” 周帝不解太子的话,疑道,“你这是何意?!” “儿臣自然知道,不能随意攻讦朝中重臣,但杨清源的行为实在恶劣之极!若真的按照杨清源所说行事,重审李守一案,那么便是损父皇仁德之命,成全他为民请命,大公无私!这岂是为臣之道?!” “住口!”周帝面色有些难看,“身为太子,在背后攻讦大臣,恶语伤人,又岂是储君之道?!” “父皇,儿臣自然不敢恶意攻击和揣测大臣。但是从此结果来看,就是杨清源踩着朝廷威严和父皇圣名成就一代青天之名。全然不顾大局、不敬父皇……” 太子没有因为周帝的喝骂而是停下,反而加快了语气。 “住口!” 周帝将手中的茶盏摔在了桌案之上。 “照你说来,难道想要彻查此案,还冤屈者一个公道,反倒是错了!?” 周帝何等人物?!自然不会掉入太子所设的逻辑陷阱里,虽然开始之时,有些被绕进去了,但是此时周帝已经想清楚其中关节。 太子所说,根本就是个谬论。 杨清源所求, 查清真相,有错吗?! 为民伸冤,有错吗?! 还死者公道,有错吗?! 应该说,不管最后会不会导致朝廷的威严和周帝的名誉受损,杨清源的行事都是没有问题的。 别说是周帝这样的明君,便是昏君庸主,也不能在明面上否认杨清源的行事。 杨清源的行事没有错,错的是他们这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 “父皇!对错此时并不是最重要的,周明生固然该杀,死难的百姓固然值得怜悯,但是和我大周万载基业,父皇的千秋圣名比起来,这些都可以让!” 太子的语气坚决,让周帝都为之震动。 无论太子是否为了保周明生一命而找的托辞,但刚才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朝廷的威严和自己的身后之名,周帝都很看重。 不管杨清源内心是如何想的,若是真的重审此案,将一切查清楚,最终得利的似乎只有杨清源。 一旁的朱无视微微点头,太子果然是人才,但一个太过英明稳固的太子,对他以及其他的野心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周帝这个皇兄,朱无视没有丝毫的反心。 周帝对朱无视如兄如父,更是信重倚仗,而且周帝自身文韬武略也足以令朱无视信服。 此刻的朱无视还没有谋反的想法。 但是周帝身体不好,朱无视服周帝,不代表他服周帝的儿子。 若是太子的势力太强,地位太过稳固,朱无视反倒难以成事。 所以杨清源和太子对上是一件好事,以杨清源来削弱太子的势力,若是操作得当,楚王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必然会出手。 此刻的御书房中,再无人声,只有雨打瓦片的声音。 良久之后,周帝才开口道,“那你的意思呢?!” “周明生可以死,但罪名绝不能是制造冤枉,毒杀百姓,放火烧村!” “依你之见,该以什么罪名来判?!” “周明生曾经向儿臣交代,他曾经在长音园后院杀了一个大理寺的捕快,不如就以此罪名定罪?” 话到此处,周帝彻底清楚了太子的目的,用这个罪名,便与“十恶”无关,可以用“八议”来减轻周明生的刑罚。 杀个捕快,若是放在平民身上,那也是对抗执法的大罪,但是对于周明生这类权贵这般,也不能算什么大事,判个流放都能顶天了。 “十四弟,你觉得呢?!” 周帝已经心动了,但依旧没有做出决断,反而是咨询一旁的朱无视。 朱无视也懂了周帝的意思,这个恶名还得自己来背。 “皇兄!太子所言,虽然有不合律法之处,但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于国,于您,皆是最有利的做法。” 周帝微微点头,然后对太子沉声说道:“周明生的罪,会按袭杀大理寺捕快来定!至于剩下的罪名怎么办?!自有国法定夺,你不可再行干扰。” 虽然语气已经严厉,但是话中的意义已经变了。 原本的周明生非死不可,现在的周明生能否活下来,便要看太子自己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