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第 102 章(1 / 3)

在604号病房中众人召开三缺一茶话会的同时, 六月一日正在帝丹小学一年C班的教室里盘腿而坐。 他独自靠坐在教室侧面的墙壁前,从他所在的角度可以看见整个教室的状况。 可能是一年C班的班主任观野鹤知子平时在孩子们心目中颇具威严,因此他们被要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时, 都是安安静静的, 十分乖巧顺从。 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得的。 观野鹤知子表面上表现得很镇定, 但从她的一些小动作来看, 她真实的心态应该是焦急又担忧的。 可她面前是她班上的孩子们,身边又是刚入职还没几天的新人,算来算去,她还是最具资历的那个。 所以在这种时候,她不得不勉强压下自己的恐慌, 强行镇定下来控制场面。 至于新人久田优,她表面上的动作倒是要比观野鹤知子更大,在教室内不停地来回踱步。 很符合一个未经世事、却又不得不扛起责任的年轻人突然遇到危及生死大事后的状态——努力地伪装自己、让自己镇定下来,可由于太过稚嫩, 致使其拙劣的伪装不禁露出破绽。 至于对方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这就没人清楚了。 但对于知晓她真实身份的玩家来说,不得不感叹一句, 她的演技是真的很好, 连这种强作镇定的细节都能考虑到位。 教室之中一时没人说话, 安静得针落可闻, 六月一日就这样坐着,一边观察、一边听着自隐蔽的微型耳机中传来的各种声音。 目暮警官他们一直在与米花中央医院那边的警员们保持联系,从接连不断的安排调度声之中, 也可以判断出负责炸弹犯行踪的同事们还没有找到什么决定性的新线索。 六月一日微微低下头, 开始盘算起现在的状态。 对于如何直接出击、找到炸弹犯的所在地, 目前警视厅的手中有两条线索。 一是试图从明海大厦那次事件中的订货方入手, 进行追踪。 显然, 炸弹犯不会愚蠢到直接用自己的真名去订货,鲜花运送、打包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员也都会被一一进行排查。 订货名单中最可疑的就是那个以慈善为名义,向医院病人捐赠鲜花的机构。 但明海大厦一事事发后,警方就已经在第一时间循着这条线索往下挖了。 当时得到的结论是,慈善机构本身没有问题,实际进行这一捐赠行为另有其人。 对方借助了慈善机构这一平台,来尽力消抹自身的线索。 捐赠人要求匿名,这在慈善事业中是常有的事,也不会引起他人注意,并且这人留下存档的姓名和电话都是虚构的。 既然犯人已经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想必现在重新调查也不会有太多的新线索。 其二则是从犯人的行动路线这一点来思考。 先前摩天轮爆炸时,对方一定待在可以观察到最高点座舱且视野好的位置,随后又能随着警方的动作迅速移动到帝丹小学附近,现在还能同时监测到米花中央医院的动态。 用这些条件来划定、筛选对方所在范围及范围内的高楼,选项的确很少。 只不过前提是这些监测真的都是由炸弹犯一人完成的。 也许四年前的事让对方不再相信围在外面报道的媒体,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能有其他眼线。 比如说……六月一日不禁把目光投向了身边正在踱步的年轻老师。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内应人选的话,那么最大的嫌疑人自然就是这位伪装成久田优的前研究员安部溪美。 作为监视者的炸弹犯能够看到位于最高点座舱中的人是位卷发警官,刚爆炸时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没有注意地面的动静也实属正常。 但后续松田在帝丹小学里晃了不短时间,炸弹犯却像是没发现这位卷发警官“死而复生”一样。 帝丹小学顶上可没加盖,松田也没有进入到教室内部去,炸弹犯总不能眼瘸到连那一头显眼的卷毛都没看见。 那么,便有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炸弹犯其实根本没有在盯着这边,他能知道警方动向,是因为有帝丹小学内部的眼线在通风报信。 而这位“眼线”没有看摩天轮事件的媒体直播,所以并不知道座舱中那位警官的样貌,见到松田阵平也不会觉得奇怪。 一年C班上节课刚好是久田优的课,作为老师的她不可能在课堂当中跑去看直播,因此她完全符合这一假设的条件。 至于松田阵平到现在还能安然无恙地待在米花中央医院内,这一点倒是不难解释——因为他们是坐车进去的。 停车后便直接从医院停车场进入到了医院内部,自然不容易被犯人发现。 至于久田优她是怎么和炸弹犯联络的…… 六月一日朝她瞥了一眼,只见对方恰好撩了一下自己脸侧的长发。 撩头发,这确实是很多人在情绪紧张时会不自觉作出的举动。 甚至有些时候,连做出这个动作的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习惯。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可以通过这个动作不断地触碰自己的耳垂和耳背处。 久田优今天恰好带了略显繁重的挂耳式耳环,这和她此刻较为简单职业的穿着不算很相配。 如果她长发下半掩着的耳环,其实是与炸弹犯联络的联络器呢? 究其源头,帝丹小学之所以会被选为袭击地点,就是因为矢川仁幸要借炸弹犯之手将安部溪美灭口。 但从矢川仁幸后面的态度来看,他原本的计划明显出现了问题——炸弹犯不知什么时候和安部溪美搭上了线。 原本作为目标的安部溪美是怎么找到瞄准她的猎手、又是怎么说服对方的,这一点并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