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靖帝宋吉正坐在其中,目光淡淡看向下方的众人,身旁的樊会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他的声音,下方的宋睿和李正对视一眼,李正倒是并没有出列,而是淡淡看向宋睿。 宋睿眼神微闪,心里有一股不好的预感,但他还是踏前一步,率先道:“启奏陛下,鲁地梁山泊有刁民造反,已经连下附近数城,还请陛下恩准派遣军队镇压!” 龙椅上,宋吉闻言,神色平淡的看了眼在场的众人,淡淡道:“列位对此事有何看法……” 自从他当皇帝后,各地造反不断,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闹,派军镇压的话,个把月的时间也就平定了。 最多也就是一些土匪占据着几个山头为患,人数上面也并不多,几千人之数。对于造反之事,宋吉反而很平静。 而且,他更倾向于将兵力用在夺回燕云十六洲上。若是派兵平叛,军力粮饷上的开支会影响对契丹出兵。 要不是宋睿一直反对用兵,再加上自己也摇摆不定,对契丹用兵之事,早就促成。 所以,对这次宋睿所说的刁民造反之事,他想看看其他人的看法。到底是派一部分兵力镇压,还是静观其变。 “回奏陛下,此时臣以为可派附近洲府的兵力,前往镇压……”这时,李正一派一名官员踏前一道。 “微臣附议……”随着这人的声音,周围数人站了出来附和着,这些人全都是李正一派的。倒是宋睿一派的人,有些错愕的看向李正一派。 按理来说,李正一派更倾向于对契丹用兵,对靖朝之内的用兵,能拖就拖,能省则省。 此时李正一派的态度,倒是让宋睿一方的几人神色阴晴不定,不知道李正一派打的是什么主意。 只不过,李正和高昌和童铭三人则是并没有表态。但李正刚刚明显跟最先启奏的那名官员有个眼神交流。 “左相,你以为呢……”这时,高台上的宋吉看向宋睿。 宋吉这个皇帝做事向来拿不准主意,典型的瞻前顾后,对于平叛之事,他更想要听听宋睿这边的意见。 两边的意见若是一致,当然是最好,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若是不一致的话,他则会再考虑偏向于哪一方。 “臣以为出兵平叛为好,那梁山贼寇据说有六万之众,更有一百零八名绿林高手当统领,实力非同小可……” 宋睿闻言,连忙想要开口。他的话让高台上的宋吉皱了皱眉,神色终于正视起来。 六万匪军,还有一百零八名绿林高手统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只是,还未等宋吉开口,李正却是踏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臣以为对待梁山贼寇,最好是以招安为主……” 宋吉闻言,连忙看向李正,对方的话倒是让他心头一亮。 “李爱卿此言为何……”他看向李正。 李正看了眼宋睿,连忙出声道: “回陛下,若是能够招安梁山贼寇,陛下若是出兵契丹时,就有一只可用之军,左相说了梁山匪寇有六万之众,其中更是有一百零八绿林高手。” “若是能够将之招安,他们绝对是一只精兵,足以替陛下扫清契丹敌寇,助陛下夺回燕云十六洲。” 宋睿闻言,心头瞬间一阵明悟,李正让自己手下先奏请出兵镇压,再由他出面奏请招安,原来是为了他说动陛下出兵契丹。 对于造反的兵力,若是李正说出来,在靖帝那怕没有什么说服力,可若是在李正的对头嘴里说出,那就不同了。 果然,龙椅上的宋吉闻言,已经眼睛大亮,呼吸都有些急促。 若真是招安成功的话,那岂不是说,他多了六万精兵,最主要还有一百零八将啊。 “陛下,不可……那些贼寇只是乌合之众,不足以担起攻伐契丹之责,还请陛下三思!”宋睿连忙出声阻止。 真若是让皇帝动了招安的心思,那攻伐契丹一事怕就要定下来了。他连忙极力阻止。 “陛下,左相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那些贼寇看似强大,其实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不足为虑,还请陛下不要将我靖朝的国运押在他们身上。” 宋睿一方的众人连忙出声阻止。就在众人七嘴八舌,宋吉很是头疼之事。 突然,下方又有人出言道:“启奏陛下,微臣要参左相宋睿宋大人识人不明,举荐品行败坏者云泽入朝为官。” 随着这人出声,陆续有李正一派的十几名官员一同上前参奏。 “陛下,微臣参左相宋睿宋大人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