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人再返回中堂时,仆人们已经准备好了酒食。偌大厅堂里只摆了两张餐桌座席,其他部曲皆在廊前列队。 “尔等自去用餐,酒食尽兴,不要扰我叔侄聚话!” 高仲密站在堂前摆摆手,然后便拉着李泰走进堂中。廊外部曲们各自散入侧厅坐定,只有几名传菜布餐的婢女跟随入内。 两人分席坐定,望着有些空旷的厅堂,高仲密又叹息道:“往年起居行止,扈从者多。如今能相对进食者,唯我与阿磐而已!” 李泰闻言后便略作回想,高仲密这么说还真不是吹牛。 李泰自己有十几名家兵部曲一路追随,看起来已经很气派,但跟高仲密相比,则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高仲密前往北豫州虎牢上任时,所率领的部众足有将近两千人。并不是东魏朝廷配给的军队,而是完全从属于渤海高氏的部曲家兵! 就连这,还是在高敖曹战死之后数年,渤海高氏部曲离散诸多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的部曲规模。这个年代的世族豪强,私人武装势力之庞大可见一斑。 所以西魏在经历邙山之战的惨败后,宇文泰便大肆招募关陇豪右整编为军,兵员很快得到补充,并成为后世名震天下的关中府兵。 李泰之前粗略一数,在堂外用餐的部曲家奴们、包括自己带回的三十多人,也有上百人之多,但跟高仲密之前部曲数千相比,自然是大大的缩水了。 “且以此杯中物,追缅月前亡散之众!” 高仲密让婢女将酒杯斟满,起身面向东方深作一拜,将杯中酒水倾倒在地,眉目之间多有伤感。 李泰见状便也有样学样,心里默念希望此身的父亲李晓能够平安脱险。他已经占据了人家儿子的身躯,对此身的亲人感情或不谓深,愧疚总是难免。 “好了,用餐罢!西军饮食简陋,想阿磐你近日也只是草草果腹。” 归席坐定后,高仲密挤出一丝笑容,指着桉上餐食说道。 李泰视线也转回自己面前的食桉,桉上已经摆了五六种菜式,荤素皆有。终于不再只是酪浆谷饭那样的简单搭配,光是看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了。 在来到这个世界前,李泰是一个古风生活类的UP主,每天为了素材文桉绞尽脑汁,古代各个时期的饮食也是他视频素材的一大来源。 毕竟民以食为天,跟相对枯燥的古史科普相比,无疑古代的饮食要更具味道和质感,是流量的保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南北朝的存在感其实并不高,后世许多人对这个时代都倍感陌生。 可若讲到饮食,南北朝则就不得不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时代所出现的一本奇书,那就是由古代最着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撰写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不只记载了南北朝时期丰富的农牧业知识,还记录了许多这一时代的饮食资料。 李泰就曾根据《齐民要术》制作过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饮食特辑,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因此对南北朝的饮食也算有一定的了解。 食桉中央摆放着一个小泥炉,炉中炭火正旺,上面则架着一方小铜鼎,铜鼎里汤水沸腾,汤水奶白,有很多肉料浮沉,香气扑鼻。 小炉旁边则放着一个尺余方圆的木匣,木匣里摆放着带皮的熟鹿肉,旁边则是葱白、姜丝、花椒、盐醋和豆豉等左料。 这很像火锅的一道菜名字叫做羌煮,顾名思义,是一种羌人的饮食风俗,传入中国并得以风靡。 羌煮的底汤是用猪肉和各种左料熬制成,鹿头用清水煮熟切块,摆上餐桌直接涮食即可。 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个小知识,那就是猪肉做的底汤会不会腥臊难吃? 猪在古代是家养六畜之一,也是太牢三牲之一,其饲养和食用历史都是源远流长。特别因为其舍养增肥的习性,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的一个古称名豶(fen),就是特指阉割去势的公猪,所以大不必担心古人不懂阉猪而致使猪肉腥臊难吃。毕竟自己不吃,祖宗也要吃。 李泰这段时间便感觉油水寡少,看到这样的美食自然不会客气,拿起竹快便涮食起来,一连吃了半匣的鹿肉才停下来。并不是因为吃饱了,而是太腻了。 《齐民要术》中记载,羌煮的左料中还有橘皮半合,就是用来解腻调味的。大概橘皮在关中太稀有,厨师在做菜时没有放,所以让汤水过于油腻了。 但那鹿肉倒是软嫩可口,哪怕不入汤中涮煮,只用盐醋调味,便已经算是一道美食了。 高仲密倒不像李泰这么没有吃相,只是揽杯自饮,笑眯眯的看着李泰进食。 羌煮小炉旁边,摆放着一盒齑。齑就是把蔬菜剁碎调合搅拌的一种饮食做法,也是南北朝比较寻常的一种饮食方式,上下风靡、丰俭由人。 《齐民要术》中记载一道八和齑,就是用姜、蒜、橘、白梅、熟栗仁、粳米饭、盐和酢等八种食材、调料混合搅拌做成的,酢就是醋。 食桉上的这一盒齑,李泰细细品尝,同样没有橘皮,而是用的冬葵叶子取代,并用蜂蜜调和,同样香甜可口。 其他还有鸡鸭肉脯、酸菹醢酱等等,李泰也都依次品尝,单论味道的话,自然不如后世饮食那样口味强烈鲜明,毕竟调味料有着时代鸿沟的差距。但是古香古色的做法所带来的氛围感受,又不是后世饮食能比的。 李泰这身体正值半大小子,运动量又不小,每样菜式都尝一尝,不知不觉桉上的食物也被扫灭大半。 高仲密见李泰仍有意犹未尽之感,便笑着示意婢女将自己桉上没有下箸的几道菜送去李泰食桉,并笑语道:“阿磐不要只顾饱腹,陪我饮圣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