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是不是觉得和淳于越待在一起不太舒服”
“嗯,往日里我从未觉得什么,只是自从跟着先生以后,便越发觉得哪里不同了。”扶苏以前觉得淳于越很关心自己,对自己尽师者之责。
“说白了,他想控制你。”尚谨知道扶苏是逐渐察觉到了关键所在,也不与他拐弯抹角了。
“他想要你处处随他的意,将你变成他的思想的附庸。”尚谨拿起一旁的一卷礼记,“附庸者,以国事附於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尚且幼小而未能独立的事物,是最好掌控的。”
王离的表情都快失去控制了,这个博士胆子竟然这么大简直岂有此理
“虽说公子是君上的长子,可你年纪还小,他都七老八十了,自认为可以通过教导你来掌控你。他天天和你说要尊师重道,你一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便将你的想法强行掰回他所谓的正道。”
尚谨觉得这就是妥妥的不要脸,淳于越一个四五十的人,明显欺负小孩子思想还未成型,想在精神上控制扶苏,他都觉得恶心。
“是啊,阿父不喜欢这些博士。”扶苏一时间难以接受原来自己尊敬的师长对自己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若是我和这些博士一样,恐怕”
扶苏不免思虑,若是他真的成了那样,阿父会如何看他他是否会辜负阿父的期望。
“公子,无论如何,你于君上,意义不同。”尚谨安慰道。
换作别的公子,连当众顶撞祖龙的机会都没有。
“君上要公子不止学刑名之学,自然有自己的思量,可我大秦重法,若是公子被教化成那些博士那样,且不说君上,大臣们恐怕也会对公子有所不满”
“君上并无王后,往后也未必会立王后。君上如今已有十三子,而公子是君上的长子,君上自然对公子寄予厚望,也倾注了最多的心血,朝臣们自然也知道。”
与其说是倾注了最多的心血,不如说是祖龙压根没把精力放在养孩子上,唯一称得上看重和关怀的也就是扶苏一个了。
他都想给祖龙递一本如何培养继承人的书。
尚谨没再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个老匹夫真该打”王离义愤填膺,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群让人讨厌的家伙还打了这样的主意。
扶苏攥紧了手中的丝帛,还在消化这一切。
不出意外,扶苏自然是未来最有可能继承秦王或者说天子之位的那个人。
帝师是什么地位一个从小教导皇帝的帝师是什么地位如果这个皇帝对帝师信服无比,在多年的教导下已经习惯性的听从帝师了呢
其实他未必不明白为何李斯没有选择扶苏,一朝天子一朝臣,权臣若是不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近臣,迎接权臣的自然是猜忌与死亡。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好比商君,秦孝公在的时候那是青山松柏,可秦惠文王一上位便对商鞅下手了。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以横破纵,可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失去宠信,也只能出逃魏国。
张仪好歹还有魏国兜底,后来大秦当时可是统一了天下,李斯哪有可以去的地方呢
因此权臣极有可能将继承人杀死,换一个自己人或者好掌控的上去。
或许李斯和赵高都是这么想的。
可李斯选错了人,与赵高合谋是他这辈子做的最蠢的事。
但愿这一次,李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至于淳于越,一个开历史倒车的人,他一点都不喜欢。
淳于越不喜秦国重法,甚至还想恢复分封制,可祖龙怎么可能听他的养着一群博士也不会重用的。
他把主意打到了扶苏这个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身上,假使扶苏受儒家思想浸染过深,成为秦王后自然会将治国方略改成淳于越想要的那样。
不得不说,这个主意打得很好,若是没有赵高胡亥,长此以往,说不定淳于越就实现了他的大志。
可惜如今尚谨来了,他可是天天关心扶苏上午学了什么,绝不给淳于越洗脑的机会。
其实尚谨从未直接表达对淳于越言语的不满,只是在扶苏讲述所学时加以疑问,扶苏聪慧,自然会反思,也便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扶苏不是任何人的傀儡,他会独立的思考。
尚谨又提起韩非,他实在觉得韩非是个好老师“或许也有先生的缘由,先生从不会因为你与他有分歧便如何,他不需要你完全认同他,因为他有一个真正想要辅佐的人,能够实现他天下统一的宏愿。”
只要祖龙欣赏其才干加以重用,韩非便已寻到知己。至于未来的君王是否视他为近臣,韩非并未和李斯一样想这么多。
尚谨慨叹道“其实刑名之学的大家,他们都明白,推行重法,本就是得罪人的,想要得一个善终,哪有那么容易”
最初推行法家学说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没几个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