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主教练在欧洲足坛想要取得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强势如高深者,当然可以从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天时和地利,再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整合更衣室,乃至俱乐部上下,进而实现人和。 但凡事都有例外。 瓜迪奥拉在选择执教拜仁慕尼黑这件事情上,就属于例外。 当然,这件事情不能完全归结为谁对谁错,里面夹杂着很多的不可预测的因素。 在12/13赛季,海因克斯的拜仁经历了欧冠亚军之后,联赛里倒是一骑绝尘,但欧冠小组赛就踢得有些磕磕绊绊,其中包括了客场一比三输给了鲍里索夫巴特。 海因克斯年纪很大,跟拜仁的执教合同是到2013年,于是当时他就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已经精力不济,打算在履行完合同后离职,并提前知会了拜仁管理层。 这是前提。 拜仁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提前进行准备,尤其是考虑当时还有像瓜迪奥拉这样的名帅赋闲,鲁梅尼格跟赫内斯在确定了海因克斯的决心后,当即就决定启动选帅。 出于尊重,所有的一切都在暗地里进行,包括通过弗格森的连线,在美国纽约秘密接触瓜迪奥拉,由始至终都没被人知晓。 几经接触后,瓜迪奥拉也有心想要在拜仁尝试一些自己的想法,于是就接受了拜仁的邀请。 但在双方签约之后,无孔不入的媒体记者捕捉到了消息,并立即爆出来,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尴尬的局面,海因克斯在任,但瓜迪奥拉已经准备上任了。 当时的情况就类似于现在范加尔准备执教曼联,希丁克做好准备要执教荷兰国家队一样。 更尴尬的是,谁都没有想到,下半程后,海因克斯将球队调整到位后,表现一发不可收拾,连夺德甲和德国杯,再度杀入欧冠决赛,差一点点就拿到了三冠王。 在这种情况下,海因克斯透露出了自己可以继续留任,多执教一年的意思,但拜仁这边已经签下了瓜迪奥拉,于是就只能婉拒海因克斯。 事实上,到这一刻,所有人都很清楚,一切都来源于阴差阳错。 拜仁管理层、更衣室球员、海因克斯和瓜迪奥拉,所有局内人都没什么误会,只是外界的媒体和球迷捕风捉影,搞出了很多所谓的阴谋论。 但在这种情况下,瓜迪奥拉的处境就很尴尬很被动了。 因为他接手的是一支连续两个赛季都几乎拿到三冠王的球队。 可以说,从他接手拜仁的那一刻起,他想要在拜仁取得成功,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带队拿下三冠王,或者是比三冠王更加成功的战绩。 可谁都知道,这又怎么可能呢? 谁敢保证做到这一点? 更要命的是,执教拜仁后,瓜迪奥拉遇到了更多的问题和麻烦。 首当其冲的就是球员适配问题。 不管是瓜迪奥拉,还是拜仁管理层,对瓜迪奥拉治下的拜仁都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那就是统治力。 他们都希望瓜迪奥拉将拜仁打造成一支充满统治力的强队。 一直以来,拜仁给人的感觉都是刚勐有余,细腻不足,团队作战能力非常强,但变化不够,尤其是缺乏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力,这是拜仁,甚至德国足球的老问题了。 希斯菲尔德执教下的拜仁就是以防守着称,到后来邀请克林斯曼,拜仁就尝试想要改造球队的风格,尤其是看到了克林斯曼在德国国家队所掀起的那股改革浪潮后,更加坚定了拜仁的这种信念。 在克林斯曼失败后,拜仁选择了范加尔,依旧还是走改革派。 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从克林斯曼到范加尔,虽然有成功有失败,但拜仁的方向是明确的,这在海因克斯的执教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 事实上,海因克斯也是在范加尔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改良,取得的成功。 而瓜迪奥拉则是延续了范加尔的这一套体系,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就这一点上,拜仁成功了吗? 答桉很明显。 在高深前世,瓜迪奥拉连续三年拿下德甲,连续三年杀入欧冠半决赛,这份成绩单没什么可指摘的。 唯一的遗憾就是,瓜迪奥拉没能给拜仁带来成绩上的突破,拿下欧冠。 尽管,他们一直都是欧冠赛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豪门。 那问题出在哪里? 还是得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 拜仁的球员很难去适应瓜迪奥拉的这套打法。 不仅是拜仁,后来的曼城也一样是如此。 Tiki-Taka体系在巴萨的成功,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战术层面上的成功,还有天才球星们的成功,以及天才主帅的成功。 什么意思呢? 球迷总喜欢把一支球队的成功归结为某一名巨星,某一位主教练,某一套战术打法,这是错的! 足球是团队运动,是体系作战。 任何一支球队的成功,都一定是球员、战术和主教练,甚至背后管理层的协同作战下所取得的成功。 瓜迪奥拉带着他的这套战术到了拜仁,到了曼城,都遇到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球员。 他再也找不到像梅西,像哈维,像尹涅斯塔,像布斯克茨那样的球员了。 当他到了拜仁,他会郁闷地发现,拜仁的球员一样可以踢出很高的控球率,但他们的进攻打得没有威胁,为什么? 因为缺乏节奏变化。 那为什么会缺乏节奏变化? 在巴萨,突然改变比赛节奏的手段不少,哈维的传球,尹涅斯塔的推进,梅西的突破…… 可这些在拜仁都没有。 甚至在最基本的控球稳定性方面,拜仁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很多人会奇怪,明明施魏因斯泰格是多么优秀的后腰,在海因克斯麾下,他是欧洲最好的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