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女生耽美>临高启明> 第678章 善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8章 善后(1 / 3)

最终双方将条件谈妥,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下午3点澄迈县城便悄悄的开城投降了。周千总事先带着十几个亲兵先行从城上縋下,由伏波军安排船只将他送走。余下的五百兵丁见主将已走,又得了银子,更加无意抵抗,表示一切听凭县里安排。 当下五百兵丁开出城外,缴械投降。随后由一名专门的俘虏管理人员宣布四大俘虏政策:俘虏的行动必须听从指挥;有伤病的给予治疗,所有人不许私藏武器;个人的合法财物予以保全。 随后他们被逐一搜身,令官兵们吃惊的是每个人随身带得银子、干粮和私人的东西只是过目一下就还给了他们。收走的只有有小刀之类的东西。 官兵即已被清理出城,伏波军随即进入澄迈县城。按照事先的约定由宋宗会出面办理一切――刘敬选不肯亲自出面――魏爱文也不在意,按照民政事务指导手册上的建议,当地的士绅比县官这类官员有用的多,对地方情况比较熟悉,也有活动能量,是可以争取利用的对象。 因为驻澄迈办事处的人员还没有选定,所以一应民政事务暂且由魏爱文掌握,他安排士兵先接管了澄迈各城门和城中要点的守卫,命令城内的练勇全部集合上缴武器。这才清点收缴了城内官军遗弃的甲仗器械,其中竟然还有云梯多架,另有百十个奇怪的象是某种皮革做得的圆球,打开一看其中全是黑火药。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审问俘虏才知道这是“混江龙”――水雷。 “大明的火器真是太有创意了!”魏爱文看了之后赞叹了一声。关照只要是火器兵器和攻防器械全部选择几件状态较好的单独开单保存――这是准备送到新成立的兵器局去的。 清理物资结束之后,宋宗会又按照约定将从各村寨召集来的练勇遣散。不过魏爱文没有收缴他们的武器,因为这些武器对伏波军来说没有多少威慑,但是收缴了却使得村寨缺少了抵御土匪的能力。所以民政指导手册建议在政权干部未能下乡前可以保留各村寨的地主武装以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 士兵和民伕们忙到天黑前,终于将城内的官兵遗留下来的的物资全部清理完毕,又缉拿了若干换上便服企图隐匿在城内的官兵。对他们就很不客气了,当即被逐一剥个精光,赤条条的捆着一串押了出去。宋宗会暗暗心惊,想这澳洲人难道把剥人衣物裸体示众当作刑罚之用?他不由得觉得浑身凉飕飕的。 一应事情忙完之后,伏波军果然按照约定退出了县城。这让全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尽管髡贼没有人骑马在城内巡逻,也没有当街斩杀犯纪律的乱兵,但是所有进入城内的髡贼兵马当真是秋毫无犯。不但没有随意进入民家抢劫强奸的,甚至搬运清理完街道上官兵遗弃的甲仗物资之后还打扫了街道。一时间,士绅和百姓们对这伙“髡贼”的观感完全不同。 当晚在宋宗会家举行了一次小型的秘密宴会。宴会上,宋宗会和当地的头面人物,也包括县令的师爷与魏爱文推杯换盏,气氛很是热烈。 当下宋宗会代表全县缙绅百姓呈上一张礼单,包括白米五百石、白银五百两、棉布三百匹、各种绫罗绸缎三十匹,本地产得米酒和烧酒各二十坛。另有猪三十头,羊五十头。“为贵兵犒劳三军之用”。 宋宗会呈现礼单如此说辞的时候,在座的几个士绅又叹了一番苦经:什么官兵入城之后需索为甚,还胡说什么官兵抢劫县库,勒索缙绅,把个官兵说得十恶不赦,说得澄迈县和他们自己被官兵洗劫一空,穷困不堪,就差要去上吊自杀了。 魏爱文很客气的表示感谢。这点东西当然不错,但是还不够企划院塞牙缝的,更配不上执委会的巨大胃口。澄迈之战中获得的战利品固然不少,还抓了万把免费劳动力,但是消耗也很惊人。澄迈既然已经是口中的一块肥肉自然要好好料理,多榨出,不,多贡献一份人力物力供应整个华夏新秩序。所以他并不在数字多少上争短论长――只要把统治权在澄迈建立起来,起码在粮食上的收益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他提议,要在澄迈设立一个“善后局”。众人一时间哑然。不错,一般来说地方上经过兵灾和大乱之后,总是由官府出面,任命一些地方上有力有名的缙绅组成一个善后局之类的班子办理善后。无非是掩埋尸体、赈济贫民、招抚流亡、兴办农商、绥靖地方之类的事情。名分不大,但是权力很广泛,办理的事情也多,比官府衙门办事要快捷有效的多。 这位“魏首长”突然提出办理善后局,大家觉得其中意图不善,但是也无从反驳,再者也不敢反驳。 善后局按照魏爱文的提议:总办还是由县令刘敬选担任,再选取本县三四名德高望重的缙绅主持具体事务充任坐办和委员。至于他们澳洲人,也得在其中占据一个位置。 “我们不是澄迈本地的,就当个值年执事好了。”魏爱文故作大方道。 一干人面露苦相,谁不知道澳洲人的这个所谓“值年执事”才是真正的掌权用事之位。而且善后局一经成立,等于在县内搞出来一个“二衙门”来。所谓善后,包罗万象,几乎样样可以插手,用不了多久就会来个鸠占鹊巢,把县政的权力夺去。 魏爱文不容他们在叹苦经哀求,大大咧咧的一挥手:“这事就这么定了。” 缙绅们和县令无计可施,原本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事情,当下只好答应。好在这种半官半民的衙门在当时不乏其例,算不得逾制。随后商议按照惯例由刘县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