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吉林乌拉的次日,福康安、海兰察和都尔嘉三人在公署二堂审问了倭特山和安临二人。 安临也就罢了,福康安根本不屑于与这种人说话,全程都是由都尔嘉询问。等到了戴着枷锁的倭特山上来时,堂上气氛为之一变。 “罪人倭特山叩见福大帅,叩见海军门,叩见奉恩将军。” “倭特山,尔可知罪!” “奴才有罪!奴才辜负了皇上的信任。罪在轻敌,罪在怠慢差事。” 福康安淡淡的说道:“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讲清楚,敢漏一个字,仔细你的脑袋。” “奴才不敢有一丝欺瞒。”倭特山于是开始从头讲起,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个时辰才讲完。 福康安闭目养神般的听完,沉吟片刻才问道:“雅尔哈和村长换的那矮靴在哪?” “奴才后来去雅尔哈村子里搜了,村长把那双靴子交给了奴才。奴才被问罪下狱之后就不知道了。” 都尔嘉此时连忙说道:“此乃钦案证物,已经收缴。”说完便让戈什哈去取来。 不多时,那双作为证物的黑色矮靴被放在托盘里呈了上来。 福康安嫌脏,只用手帕捂着鼻子,让那戈什哈提在手里近前观看。他看了一会,对戈什哈说道:“去找些水来,把鞋上的泥垢全部去除,鞋底也要洗净。” 戈什哈提着满是泥垢的鞋子下去了,福康安则回到座位,对跪着的倭特山叹息道:“你的事儿,我也无权处理,等候皇上下旨吧。不过怠慢差事四个字总是跑不掉的!” 话音刚落,堂外那洗鞋的戈什哈提着鞋子兴奋的跑了进来,跪下禀告道:大帅!鞋底有字!” 福康安三人一听就连忙起身,走到堂下。 那戈什哈一见就连忙举起鞋子,将洗干净的鞋底朝上。 “油、田、专、用?” 三人抬头对望,面面相觑。 海兰察迷惑的问道:“大帅,这‘专用’二字我倒是明白,可这‘油田’两字什么意思啊?” 福康安的专注点却不在这里,他仔细盯着证物看了半天,然后才对海、都两人问道:“你们就没从这鞋上看出点儿什么?” 海兰察和都尔嘉都是武将出身,压根儿就没看过几本书。见福康安发问,两人均是摇头。 “这靴子,是汉人做的!” 什么?!海兰察、都尔嘉,包括一旁跪着的倭特山都露出了极为震惊的神色。 福康安从大案上取了一支令签,拨拉着那鞋说道:“你们看这靴子面,是用上好的牛皮所制。你们再看看这针脚,又密又齐。除了贡品,我就没见过这样的做工。至于这鞋底,这么厚的牛筋底子,连我都没见过。” “不过……”他又用令签指着鞋侧面上的一个黑底红字的标签,沉思半晌才说道:“这字看着像英吉利人的文字。” 海兰察愣住了,鄂罗斯人还没找到,怎么又跑出个英吉利人?竟然还夹杂了汉人? “大帅,您看这要不要跟皇上禀报一声……” “我看不急,就这么几个字还不足为凭。咱们报上去,皇上又该着急了。” 福康安点头赞许道:“都尔嘉说的不错。仅凭这几个字证明不了什么,无端让朝廷那帮人猜疑。还是等几天,找到鄂罗斯人再说。” 正所谓百密一疏,赵新要是知道他买的劳保鞋能让福康安看出这么多问题,他早就把鞋底的字和标签都给破坏了;至于针脚,这个真没办法破坏,总不能给人一堆碎皮子外加一个厚鞋底,再跟人家说“劳驾您回去自己个缝一下吧。” …… 三日后,福安康和海兰察在城外校场大阅了吉林将军府驻防部队。 此时吉林城内外共驻扎八旗满洲兵1818人,八旗蒙古巴尔虎兵350人,锡伯兵60名,汉军兵120名,内领催288名,前锋80名,骁骑2732名,汉军鸟枪领催48人,鸟枪骁骑626人。 话说自乾隆继位以来,满清军队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只是性能不如西方军队先进。与同一时期的英国陆军相比,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满清自入关以后,到了康熙时代,军队的作战模式一般都是先以火炮开路;炮击之后,骑兵和步兵开始冲锋。 可是随着一次次西北和西南大规模用兵,到了如今,满清的军队里已经装备了各个类型的鸟铳、抬枪和火炮。根据后世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满清军队使用火器,但数量占据绝大份额的内陆绿营部队还是使用冷兵器作战。 在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西北平定霍集占以及抗击缅甸入侵的战役中,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