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学习好的孩子都是乖孩子,也都是容易被欺负的孩子。但实际上,学习好到了一定程度,那也是很牛逼的,别说同学里的淘气孩子,就是社会上的混混也不敢碰。你不信让混混去碰一碰少年班的孩子们试试?别瞅一个个蔫头耷拉脑甚至破衣喽嗖的,少年班的孩子们之间互相打出血也没事儿,但换个社会上的人试试?你混社会的上去给一巴掌踹一脚,你不当个事儿,回头国家不把你打出屎来,算你吃的少!
王艾虽然没上少年班,但其实也差不离。中科大、东大的少年班也是有预科的,相当于高中。按年龄算,1996年在辽阳市中考上以接近满分的总成绩,上了一高中的王艾,才9岁,比一般的少年班的孩子还小点呢。这一炮放的震天响!所以在明面上王艾就是引发了一阵轰动就过去了,每天平平常常的上学放学,可实际上,在辽阳市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育口,上到主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市长、下到学校的校长、老师那可都是钉在眼睛里的。
可王艾太低调,不上报纸不上电视,除了教育口的有心人认识之外,其余人等茫然不知,即便是王家村的许多人也只知道王艾在市里读书而已。中考结束市教育局的局长亲自接见王艾要王艾接受采访上电视,王艾都没答应,不过王艾也说了:我高中就读两年,高一之后跳高三,然后就高考,等我考上大学再接受采访不是更轰动?教育局长一琢磨,两年后他才11,他这可和少年班的不一样,少年班的孩子都是通过各个学校的入学考试进去的,而不是通过高考。而走高考这条线,能11岁上大学的,别说辽阳市,辽宁省也没有……好像,全国恢复高考以来也没有过。这tm可是个大号的卫星啊!所以,市教育局领导亲自打电话叮嘱方方面面,为了保证我们的神童安心学习,各方面不要打搅,我们静待两年后。据说,市教育局长这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不急功近利的做法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主管领导的表扬。毕竟,各方面都知道,9岁读高中那和11岁上大学的新闻轰动性没法比,前者最多是市内自娱自乐,而后者就可以冲出辽省,走向全国了!到时候央视采访是妥妥的,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是必然的,哪一级的主管领导都有露面的机会。
王艾的这种低调还影响了父母,王斌、艾小青在两个家庭都是老大,各自的爹妈都偏疼老儿子,自然对两个老大都一般,两个老大性格倔强,但都不张扬,在王艾的叮嘱下更坚持低调的王道。所以,鲜花生意到96年干了三年多,累积带来二三百万的收入,硬是没人注意到,家里还是那台跟废铁差不多的破面包,一家三口的衣着还是和老农差不多。
但情况在96年下半年出现了变化。当拥有丰厚资金,大踏步进入到造纸行业,在别的企业不懂管理一通乱指挥,利润极为不稳定,甚至经常赔本的时候,在王艾的关键时刻的指点下,调整理顺好了管理秩序后,已经注册商标为“爱的”牌的造纸厂,一口气憋了十六台造纸机,比其余的厂子加一起还多一倍。再加上起家的时候是从设备到人员都是老国企的,企业文化也接近国企。王艾在其中用了不少精力去调节,把大锅饭彻底打碎了,激发了工作积极性,但是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一点都不吝啬。工人虽说三班倒,但收入比在过去的厂子里提高了一倍,过年过节的照样发东西。虽然1997年的私企还不准成立工会、党委,但在王艾的亲自关注下,返聘了一个国企退休的为人公正坦荡的老书记负责这些组织或部门的实际工作,厂子里都做到位了。所以人心特别齐,在1997年这个私企员工流动性极高的年代里,“爱的造纸厂”就像一个人才巨兽,吃进去就不会吐出来,来一个安心一个。而为了长远打算,员工的工作都非常负责。老国企的企业文化就是以厂为家,集体至上,共富贵……当然也共倒霉。
这一下,想瞒可就瞒不住了,尽管王斌、王秀兄弟俩还是不上电视、不接受采访,低调的一塌糊涂,但厂子里大货车就养了四台,光司机就十六个,每天不停的全省送货,日流水就五六万,送煤的,送废纸的车辆络绎不绝。
政府好奇一调查,呦呵,不声不响的啊,悄没声的蹦出来一个大企业来,即便按照国企的标准也差不多够的上中型企业了,年利润不好说,这年头的私企都是估税,但年流水近两千万,雇佣员工三百多!不过王氏兄弟太低调,不接受表彰,不参加会议,政府就只能暂时保持关注,反正你不能总躲在水里不出来。这年头发展经济第一要务,东三省全部都面临着国企破产的巨大危险,对私企,起码对本地私企还是很友好的。毕竟一个年创利税500万,发展还极为迅速的企业,怎么保护都不为过,只要王斌公开露头,第二天市政府一把就能到企业嘘寒问暖!
王艾要求家里低调是原因就一个:自身实力还不够。等到98年、99年,下岗高潮来临,而企业再次迅猛发展,可以雇佣七八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时候,就该露头了。因为那时候的市委市政府对所有能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企业都是烧高香的态度:你说你要啥?只要能多招聘两个下岗工人,你要啥都有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