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掌一灭,整个中南半岛上就剩下了实力最为孱弱的高棉和占婆国。 哦对了,还有一个占据着马来半岛尾端的满剌加。 当消息传到应天之后,所有人都为之沉默,唯有朱棣第一时间给乌斯藏都司的护教王发去了诏书。 南掌的被灭以及南掌王室的一扫而空被归咎到了乌斯藏都司军的统帅者昆扎西身上。 朱棣立刻要求护教王严惩昆扎西擅自动兵的行为,但至于是怎么个严惩法,那就只有护教王自己知道了。 应天城再一次的沸腾了起来,自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立国以来,大明的国土还是第一次如此的辽阔…… 不,已经不能从大明立国开始算起了,应该是整个中原历史上都没有如此辽阔的疆域。 在百姓们热烈的谈论此事时,文官们却显得很是沉默。 现如今他们已经清楚,朱瞻壑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了,因为朱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他做梦都想做到太祖高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因为这样他才能在百年之后有脸下去见祖宗,就靖难一事取得谅解。 从草原筑京观到火烧交趾,再到屠灭倭国,朱棣每一次都在充当瞎子和聋子,这已经让文官们看到了朱棣的态度。 他们也曾努力过,但结果就是失去了解缙、黄淮等一众中坚力量,就连胡广也被迫归乡养老。 在素可泰被屠的时候,文官们也想过要不要做最后的挣扎,但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 不是他们不想挣扎,实在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朱瞻壑的每次动兵都有着足够合理的理由,这让文官们很难找到切入点。 说朱瞻壑滥杀无度,极大地败坏了大明天朝上国的美名? 这个之前已经用过了,代价就是文官阵营失去了好几个文渊阁大学士,以及各个部门的支柱若干。 说朱瞻壑违背祖训,进攻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 也不好使。 当初朱元璋的确是定下了所谓的不征之国没错,但随着洪武朝的结束,有很多的国家都被更替或者是灭亡了,至于剩下的…… 朱瞻壑所灭掉的安南、倭国、暹罗、南掌等都是当初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国,但有用吗? 安南当初是屡次侵扰云南,是朱棣亲自下令征讨的。 倭国当初也是因为倭患的缘故,朱棣召朱瞻壑进京,让他在草原和倭国之中选的。 至于暹罗和南掌…… 当初朱瞻壑对暹罗动兵的时候,暹罗的象兵部队越过澜沧江,遥指老窝司,不仅让大明失去了八百大甸司的控制权,就连老窝司也岌岌可危。 朱瞻壑这是恣意妄为,出兵进攻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吗? 不是,那是被迫应战,征讨违反了规矩的不臣之国。 最后的南掌就更好说了,那和朱瞻壑没关系啊!是昆扎西做的! 所以,在几次商议之后,文官面对朱瞻壑的时候只感觉是面对着一个团成团到处乱滚的刺猬。 他会时不时地伤害到你,但偏偏你手无寸铁,拿他没有办法。 只不过,文官们没有想到,这还不是让他们束手无策,甚至是瞠目结舌的终点。 永乐十四年六月初三,高棉和占婆国共同上书大明,请求内附。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文官阵营更是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一直以来,儒家士子们都在宣扬以仁治国,以仁义感化那些番邦蛮夷,这种情况从大明立国开始就一直在持续,直到朱棣靖难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巅峰。 因为得位不正,朱棣只能选择这种方法。 但现在,人们发现,并不是以仁治国才能让番邦蛮夷臣服,用武力也可以。 而且,用武力似乎更高效一些。 想想之前的兀良哈三卫,他们当初就屡次越境放牧,甚至都敢到大明的军事重镇大宁城下,胆子何其之大? 后来,永乐皇帝御驾亲征,采用朱瞻壑所提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将兀良哈三卫的贵族一扫而空,兀良哈三卫从此被朝廷派去的官员统治,彻彻底底的安分了。 倭国就更不用说了,大明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倭患,石见银山还给大明每年都提供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现在,又轮到占婆国和高棉了。 就在朝野上下都一片欢庆,朝廷也准备下达诏书,同意占婆国和占婆国的内附时,事情却突然僵住了。 应天府,皇宫,乾清宫。 “诸位都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