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枪或其他加装套件的手枪,体积较小,方便隐藏携行,确保行动的隐蔽性,可以说根据实际需要,在威力、精准度、体积等上做了一番取舍平衡,在不影响各方面使用需求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好的满足各方面需求。 消音器也一样。短,方便隐藏携行。较为显着的前期消音效果,满足无声行动需要。无声并不是完全无声音,只是传播不远或不像枪声,尽量不引起注意,尤其别有用心之人。 林默粗略在操练场,用能找到的材料弄了个练枪区和进行磨合演练的区域,练枪就是打靶熟悉武器装备,磨合演练就是布置了些障碍物之类的粗劣模拟演练场,供更进一步熟悉操枪等战术动作。 没等全部人员到齐,林默两人便发放了武器,供先来人员提前熟悉武器装备,毕竟场所空间有限,全部人员一起开展有点施展不开。 其实配发新装备,单以战斗而言并不是太明智选择,毕竟不同款式型号、甚至同款同型的不同枪,都有不同的手感乃至技巧等,甚至加装个配件后都有影响,最能发挥出个人战斗力的还是个人最熟悉的配枪。 但这又产生一个问题,配枪或者专属于你个人使用的枪,至多是有限几支,它们并不一定适合所需面对的局面,所以只能两利相权取其重。 也好在此次主要承担作战任务的是行动二组,大部分骨干精锐都了解熟悉过各款枪的使用和掌握,甚至不少队员还跟林默一样申请了冲锋手枪作为配枪。 至于特别行动组那边,他们主要承担的是抓捕任务,没有太多隐蔽携行需求,所以武器的选择更加丰富,只要适配亚音速弹和高效消音器就行。 看操练场已经紧锣密鼓开展训练,林默也取出了自己的那支冲锋手枪,领取了几个弹匣和消音器组装起开始练枪。 虽然林默已经对手上的枪很熟悉了,但加上这款新消音器,肯定会影响战术动作和开枪射击手感,所以还是得熟悉熟悉。 “噗噗噗……”林默试射了几枪,消声效果确实不赖,而且这枪声听着跟放屁一样,放个大响屁都说不准比这崩得大。 不过打完第二个弹匣,林默明显感觉这消声效果明显变差了,因为要考虑隐蔽携行,此次主要以原配弹匣或仅少量扩容几发的弹匣为主,林默各打了一个,总弹量还不到二十发。 林默回到车旁,借助工具将消音器拆开,更换消音器内的耗材,耗材据说是橡胶添加了一些其他物质复合而成,具备一定的弹性、耐热性等。 用耗材履盖在挡板和腔壁的表面,橡胶材料本身吸音,可吸收燃气在腔室扩张的声音,同时材料的弹性可降低燃气冲击挡板、腔壁等刚性材料产生的声音。 可惜材料并不耐用,很容易被燃气烧蚀、热熔或冲击破损,进而失效,所以打上一些枪数就得及时更换,不然甚至可能干扰到弹头在消音器内部的弹道,降低精准度乃至引发事故。 而且这东西目前只适用于发射手枪弹的枪械,根本承受不住步枪弹更大的冲击和温度等,步枪打上几发就得废,基本不具备实用的价值。 全部队员顺利入场,也就练上了那么一会儿,情报和行动两组队员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行动队员基本打上一二弹匣,就完成对新装备的初步熟悉。 更换消音器耗材后,就进到演练场练习适应新装备的各种技战术动作,或三三二二进行配合的模拟训练,上手适应的速度很快。 双方在技战术上的差距更加明显,情报二组的人明显没怎么练过这些东西,很多情报人员面对着模拟场地都不知道怎么做。 这一切都被曾文冲看在眼里,他总算明白行动二组为啥非抓着那些活不放了,这战术素养的差距还真不是一般大,估计另外两个行动组的人也没这水平。 之前他虽没反对这安排,但心里并不认为双方能有多大差距,但现在,只能说心服口服。 林默安排三队的人带带情报二组的队员,便自顾自练了起来,这机会正好让双方人员交流熟悉,他掺合进去不合适,曾文冲也一样的想法,所以跑过来跟他一起练,顺带交流沟通一下。 ………… 时间快到中午,练习三小时左右,王鹤峰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整理到手了一批可疑线索和情报,告知他们可以展开行动了。 虽然准备时间很有限,但这是极必要的,给了大家珍贵的熟悉装备和相互初步认识了解的时间。 不过这次并没有再让大家往回奔波一遭,王鹤安排了留守队员将线索情报的资料送了过来。 林林总总有二十来条有较高排查价值的线索和情报,其中三条有极高侦查价值的线索和情报,林默两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多,一时间有些面面相觑。 不过两人还是各自召集